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發改委李俊峰談新能源的戰略布局

        發改委李俊峰談新能源的戰略布局

        作者: 時間:2010-08-17 來源:人民日報 收藏

          今后我國應重點發展三類,第一是,第二是水電,第三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1802.htm

          日前,我國“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編制完畢,即將上報國務院;“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也正在編制中。在“十二五”期間以及其后一段時間,我國將沿何種思路發展?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

          記者:下階段我國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李俊峰:總體而言,在今后20—30年內,我國傳統能源的主導地位仍然難以改變,新能源只能起到補充作用。也許在2040年以后,新能源在能源大結構中所占比重才會大幅提高,其地位才有可能發生根本改變。

          從發展戰略來說,新能源必須具備一定規模,這樣才能降低發展成本,并為相關裝備制造業和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根據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和今后發展潛力估算,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應該達到15%左右。因此,在“十二五”期末,新能源所占比重應該達到12%—13%。

          記者:在我國,新能源應按照什么樣的次序來發展?發展重點是哪些?

          李俊峰:新能源在未來幾十年將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其結構需要在發展中不斷調整、修正。但總的來說,今后我國應重點發展三類新能源:第一是,第二是水電,第三是等。

          新能源戰略是一個長期戰略,其近期和遠期發展重點應有所區別。例如,目前風力發電的每千瓦時成本為0.3—0.5元,已接近煤炭發電成本;光伏發電成本為1—2元,仍然較高。因此,從近期來看,我國應重點發展風力發電,這樣新能源可得以快速推廣并見到成效;但從長遠來看,應重點發展太陽能發電,因為太陽能無處不在,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記者:如何避免新能源領域的核心技術缺乏、“技術空洞化”危險?

          李俊峰:實際上,我國與西方國家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起步,新能源發展的差距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比如,我國新能源的裝備制造能力與傳統工業相比,情況要好很多。目前我國80%—90%的新能源設備品牌都是自己的,有品牌就能找到技術。

          但也要看到,我國幾乎沒有原創技術。以為例,雖然與法國合作多年,但核心設備仍不能自己生產;這些年風電技術的發展,都是通過買許可證、搞聯合設計等辦法。

          要做到技術創新,就要建立保護創新的機制,重視技術人才培養,并在人力、物力上進行長期投入。此外,科技創新的成功率極低,因此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允許失敗。

          記者:為何我國新能源領域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往往“后置”?

          李俊峰:新能源是個新事物,有個逐漸探索發展的過程。以太陽能發電為例,如果在看不清技術走勢的情況下,為了解決發電成本高的問題而貿然推出相關優惠政策,就很有可能導致“過熱”現象發生。因此,針對我國國情,將政策后置,當我們看清楚、想清楚后再實施,就要穩妥得多、有利得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靖安县| 农安县| 西城区| 柞水县| 兴山县| 西青区| 正蓝旗| 铜山县| 来安县| 枞阳县| 桐城市| 沂南县| 贵溪市| 新密市| 神农架林区| 古蔺县| 哈巴河县| 沐川县| 龙里县| 高安市| 抚松县| 安西县| 高清| 会同县| 武邑县| 剑河县| 嵊州市| 革吉县| 丹阳市| 南宁市| 安图县| 竹山县| 威信县| 吴桥县| 慈溪市| 兴山县| 绵阳市| 墨脱县| 大姚县|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