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互聯網電視:迅速上量企業呼喚開放性平臺

        互聯網電視:迅速上量企業呼喚開放性平臺

        作者: 時間:2010-07-12 來源:新華網 收藏

          產業發展模式仍需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0782.htm

          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統計顯示,具有互聯網功能的電視機是今年電視市場的亮點之一。

          龐大的市場容量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內容平臺。不過記者了解到,同樣作為顯示終端,電腦和電視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容支撐。以電腦為例,互聯網上為電腦用戶提供內容且獲得牌照的廠商達到數百家,但同樣具有互聯網功能的電視,牌照商目前則只有3家。

          能夠提供片源的內容商稀缺是目前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告訴記者,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應該允許彩電企業自建的內容平臺申請牌照,非視聽類內容,如游戲、教育、資訊等服務,則不應完全由廣電部門來監管,而要按照其他部門的管理辦法來規范。

          不過,即便是目前只有3家集成商的現狀不能改變,也有緩解的方法。王向東表示,最好的方式是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和華數傳媒這3家集成商能在同一個平臺上供消費者任意選擇,盡量避免增加消費者、廠家的成本。不要采用目前“硬件綁定內容”的方式,應該尋求內容商、硬件商和消費者都能接受的產業發展模式。

          據了解,目前獲得內容牌照的有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和杭州華數等3家,但國家廣電總局在此基礎上還將頒發內容服務牌照,從而形成“內容+集成”雙牌照體系。

          郝亞斌表示,由于牌照屬于稀缺資源,集成商與整機企業相比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希望這不會給整機企業增加過多的成本。

          對于當下的政策以及產業現狀,彩電企業一方面認同國家廣電總局對內容實施“可管可控”的原則,另一方面也認為當前的政策令內容集成環節有壟斷的嫌疑,從而阻礙了產業發展。“不應有某一方利用壟斷資源制造對長遠發展不和諧的因素,這需要各方以更高的姿態認識、解決這個問題。”郝亞斌表示,這種局面有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和競爭者之間的內耗,互聯網電視產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協調各方利益,需要有統一標準來規范行業發展。

          積極引導產業發展

          互聯網電視自2009年進入市場后,就表現出強勁地發展勢頭。2010年,借三網融合的東風,互聯網電視市場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不過雖然互聯網電視發展迅速,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互聯網電視新品,但我們還是要認識到互聯網電視目前的尷尬現狀,比如內容牌照少、功能不完善、同質化嚴重,運營商、制造商、服務商、消費者之間的各利益群體的關系還不穩定等。

          所以在互聯網電視產業迅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市場調控,用市場的手段調節該產業出現的上述問題。同時,在標準、軟硬件廠商合作以及贏利模式方面盡早出臺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規定,用規則來引導產業的發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宣汉县| 迁安市| 长治县| 博野县| 彩票| 孟津县| 棋牌| 余姚市| 富川| 昔阳县| 台安县| 屯留县| 双辽市| 田东县| 衡阳市| 博野县| 化隆| 清镇市| 资兴市| 吉水县| 长兴县| 浏阳市| 洪洞县| 沧州市| 河源市| 锡林郭勒盟| 哈密市| 永昌县| 宜君县| 浦北县| 漠河县| 柞水县| 如东县| 邵东县| 禄丰县| 开原市| 莱阳市| 新乡县| 都匀市|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