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如此“多嬌” 嵌入式隨需發展
ETX規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0704.htm計算機領域技術的革新和嵌入式技術的發展,使得處于壟斷地位的PC/104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了諸如整板的無線纜設計、相對更高的計算性能、更加豐富的擴展接口、良好的散熱設計理念以及更高的集成度等瓶頸。為了解決這些瓶頸,適應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 2000年,控創首次推出了ETX(Embedded Technology eXtended)規范和相關產品。
由于該規范從發布伊始就對所有廠家和用戶開放,所以成功取代了過去8年間嵌入式計算機領域的主流規范PC/104規范。ETX成為嵌入式計算領域“片上計算機模塊”的代名詞,市場也接受了“芯片PC”的概念。
ETX是一種工業SOM(模塊系統)應用的新標準,是嵌入式控制領域近年來得到推廣應用的標準之一。ETX模塊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ETX CPU模塊,另一個是ETX自定義載板。ETX外形尺寸為114mm x 95mm,集成了聲卡、LVDS顯示、網口、USB和標準I/O功能的CPU子系統。而千變萬化的接口部分和客戶特殊功能擴展則設計在任意形狀尺寸的載板上,ETX模塊通過4個100pin的高密度連接器與客戶載板連接。這樣的設計使得其擴展更加靈活,系統升級也輕而易舉,并且最大限度地減少線纜連接。
COM Express規范
從PC技術發展史來看,新技術不斷更替舊技術成為一種長期演變的規律和趨勢。相比前幾種規范,盡管ETX規范擁有很出色的優點,但是仍然無法忽略周邊規范與新興的接口的不同。SDVO、LPC、、SATA、PCI Express等都不在ETX的規范中。于是控創和英特爾聯合PICMG協會發起,在2005年推出了新的規范COM Express,延伸了ETX現有規范,成為新一代的模塊化系統標準。該規范充分考慮了未來處理器的發展方向,其公開性、普及性和前瞻性都上了一個臺階。
與PCI/104設計概念不同,為尋得省空間與高性能需求間取得平衡,COM Express采用的是板卡與載板配對的方式架構整套系統,加入了過去ETX所缺的SDVO、PCI Express等規范。該規范定義了主板尺寸,有Indexed Form Factor 155mm × 100mm與基本型Basic Form Factor 125mm × 95mm尺寸,連接器的物理外觀統一為ROW AB/CD和2種,端子設計都是采220端子規劃。目前,該規范還有一加強版本,COM Express Extension。
值得一提的是,在COM Express發布之后,Ampro聯合研華推出了一個介于ETX和COM Express之間的過渡性規范XTX,初衷是針對已經在使用ETX的用戶,尤其是不需要用到ISA總線的用戶,可以用到PCI express、SATA等新技術,是臨時的解決方案。這個規范與ETX的主要區別是將用于路由ISA總線的X2連接器重新定義為一些高頻信號,其技術特點沒有COM Express豐富和先進,有其應用的需求,但沒有足夠的產品可供選擇,并不具備前瞻性。
Em-ITX規范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版型結構有WTX、PC-104、AT、Baby-AT、ATX、Micro ATX、EBX、NLX、EPIC、EATX、WATX等。這些規范各具特點,但在排線、散熱、擴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而輕薄、排線合理,而且散熱性能優秀的主板對于一些行業應用十分必要,例如工業、醫療、車載系統等。
針對以上板型存在的問題,以及數字廣告牌、信息查詢終端及其它有超薄嵌入式設備需求,2009年3月,作為在低功耗X86平臺的領導者,威盛電子推出了Em-ITX規范。該規范不但能減少傳統計算機架構中因體積龐大與排線過多而造成的整線困難、系統內部散熱不良,和排線維護不易等問題;同時又能夠容納更多的應用功能接口。
Em-ITX 是首款采用雙 I/O 海岸線(Coastline)設計的全新板型,適用于開發通用型可升級的超薄嵌入式設備。Em-ITX 比EBX 與Mini-ITX 的總面積減小了30%,提供了用戶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規范,它將成為未來超輕薄嵌入式設備的產品規范。
回顧嵌入式系統規范的發展道路,我們不難看到,嵌入式技術將會是社會發展的一種需求。信息時代、數字時代使得嵌入式產品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契機,為嵌入式市場展現了美好的前景,同時也對嵌入式生產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嵌入式系統正朝著人性化、網絡化、超低功耗、高集成度等方向發展。工程師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整合新技術才能開發出適應市場不同的需求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