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智能電網結構組成及成熟模型展示

        智能電網結構組成及成熟模型展示

        作者: 時間:2010-06-24 來源:計算機世界 收藏

          靈活、互動的電力市場是發展的最終體現。雖然目前三網融合的動靜很大,但是,不能小看相對專有和封閉的電網系統,它的覆蓋面,不亞于任何一家電信和廣電運營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0259.htm

          目前,建設已成為國家經濟和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電力行業面臨的挑戰是: 輸電網安全運行風險嚴峻、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亟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影響日趨顯著、電網抗攻擊能力需要增強,以及電力企業經營管理壓力加大。要建成成熟的,還有一段距離。

          傳感器上的統一服務

          智能電網通過傳感器把各種設備、資產連接到一起,形成一個客戶服務總線,對信息進行整合分析,以此來降低成本,提高整個電網的可靠性,使運行和管理達到最優化。國網公司定義其為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即以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為原則,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國家電網。“統一”是前提,“堅強”是基礎,“智能”是關鍵。

         

         

          智能電網成熟模型

          只有形成堅強的網絡結構,才能充分發揮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

          智能電網的特點可用以下幾個詞來概括: 自愈、互動、優化、兼容、集成。其關鍵技術包括發電技術、輸配電技術和售用電技術。發電技術部分,目前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如太陽能、風電、地熱、潮汐和生物質; 還有分布式發電和儲能技術。除傳統的供電服務業務外,智能電網也為電力企業拓展業務領域,為以服務創新帶動業務轉型提供了可能。依托智能電網基礎架構,電力企業可在向用戶提供供電服務的同時,開發出多種基于網絡的增值服務。

          不過,我國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缺乏對用戶負荷信息的及時跟蹤; 配網自動化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 配電設備陳舊落后。另外,政府層面對智能電網的支持力度尚不明確,到目前為止,對智能電網所需關鍵技術進行的研究還只是企業行為,國家并沒有給予政策扶持,也沒有從國家層面制定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晋中市| 赣榆县| 双桥区| 锦屏县| 海阳市| 苗栗县| 东辽县| 南通市| 道孚县| 辉县市| 台北县| 无极县| 乐都县| 吴江市| 馆陶县| 东海县| 东阳市| 齐齐哈尔市| 当涂县| 江源县| 子长县| 淅川县| 安庆市| 政和县| 广南县| 理塘县| 琼海市| 七台河市| 南宫市| 湘潭县| 昌图县| 泗水县| 庆阳市| 阿拉善盟| 辰溪县| 盐边县| 同心县| 曲阳县| 博客|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