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為嵌入式系統帶來機遇
—— Internet of Things Brings Opportunities for Embedded Systems
1012的大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139.htm在1999年物聯網概念就開始提出,實際上就是互聯網向物聯網的轉移,要上物聯網的設備是1012數量級,非常巨大。但我們現在的Internet網的利用率該產品還很低,只有2%~5%。目前嵌入式設備需要聯成網絡,但嵌入式設備一般無瀏覽器,需要建立信息平臺,實現低端和高端的連接。
與物聯網相關的熱詞
感知中國、物聯網、智慧地球、CPS(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融合物理系統)等與傳感網絡相關的詞匯最近很熱……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是從RFID(射頻識別)技術這個領域來的,1999年專門做RFID的EPC global前身——麻省理工Auto-ID中心提出。它當時指每一個物品上都貼一個電子標簽,這樣通過后臺信息系統構成一個借助于Internet、所有物品都能互相聯系起來的一個物聯網。但是這個概念當年并沒有太多人關注,真正受到關注是從2005年ITU(國際電信聯盟)重新定義了物聯網的概念。它主要是從信息和通信的角度去考慮,集中在三個“Any”(anytime、anyplace、anyone)去獲取信息。從此概念能看出,RFID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嵌入式智能技術是物聯網的基礎部分,即底層技術。
物聯網的發展主要是2008年IBM從商業角度提出所謂的“智慧地球”。物聯網有三大層,底層是感知層,中間是網絡層,上層是應用層。基于此,智慧地球的核心技術有三個i:instrument,傳感技術(物聯化);interconnected(互聯化);intelligent(智能化)。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