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項目“5選2”結果即將出爐
在華星、京東方、龍飛三條8.5代線順利推進前期基建的同時,其他仍在積極等待審批的5條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命運卻依然不明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930.htm5月8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肖華在一個平板顯示論壇上表示,“正由于地方政府在引起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問題上的盲目性,最終的審批權才重新回歸到中央部門。”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俗稱的“5選2”最終審批結果應該在今年6月底前出爐,從目前來看廣州LGD8.5代線勝出的希望比較大,而剩余的一家則可能在成都富士康、蘇州三星、合肥京東方和南京中電熊貓夏普之間產生,目前各方也在對各自的投資方案進行修改。
肖華表示,“我們之所以在年初做出對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進行總量控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國自主創新的液晶面板和等離子面板項目進展順利,而已經上報的液晶面板如果全國投產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在建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有5條,主要是合肥京東方和南京中電熊貓兩條6代線、昆山龍飛一條7.5代線,以及北京京東方和深圳華星兩條8.5代線,如果加上仍在審批的兩條,其總規劃產能已超過7000萬片,而2010年國內液晶電視面板的總需求量只有4800萬片。
“到2012年我國將形成液晶面板年出貨量8000萬片,等離子面板年出貨量450萬-500萬片的平板顯示規模,這已經足夠滿足國內平板電視產業的需求。”肖華如是表示。
2009年,中央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出電子信息業振興規劃后,包括廣州、蘇州、合肥、成都、南京等地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面板投資計劃。而如此多的外資主導的液晶面板項目同時上報顯然超出了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預料。
肖華告訴記者,“如果這些項目全部進入不僅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而且也對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安全造成一定威脅,此外很多項目在投資中存在著漫天要價的做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由發改委、工信部等中央部委來對上報的項目通過專家打分的方式來審批已經成為既定方式,目前很多等待審批的項目為了獲批也逐步改變了以往過于苛刻的投資條件,比如說LGD就準備在面板技術上與創維采取聯合研發。
不過肖華強調,“雖然我們的原則是合理控制產業規模、支持自主創新、抑制盲目引進,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叫停所有外資項目,最終我們要做到統籌內外發展。”
不過,在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市場總監張兵看來,即便采取了“5選2”的方式,國內高世代液晶面板屆時亦將出現“七國爭雄”的局面,其在人才、配套產業領域的爭奪已經拉開了序幕。
記者了解到,此前國內的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已經招攬和培養了上千名液晶技術人才,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更多的液晶面板人才還集中在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
而在國內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人才爭奪中,顯然盡快獲批、盡早開工對人才爭奪會更有利。
除了對研發人才的爭奪外,國內在建和即將上馬的工程還在積極爭奪上游配套產業的就近投資。
“國內面板產業都希望上游企業就近配套,但是從目前來看康寧等到中國投資的規模最多不超過3條,所以各地圍繞著上游配套產業的爭奪還將繼續下去。”張兵告訴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