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新能源過剩企業會好嗎?

        新能源過剩企業會好嗎?

        作者: 時間:2010-04-2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中國的研發相對落后。目前的技術研發,除了政府支持,還有一些是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做。因為研發的效益比較慢,對于經濟增長壓力很大的地方政府,不會特別重視。企業盈利也需要“快”,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設備制造這個環節見效快,研發與設備制造相比較,要慢得多,從資本逐利的角度而言,如果有利,企業應該也會投資研發。現狀看來,地方政府和企業比較愿意投資設備制造環節。大規模的發展需要國家牽頭和政策支持研發,國家顯然應該加強投入,但是,地方政府也要重視,有一些更具體政策或資金的投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169.htm

          設備利用和研發是可以互相支持的。如果設備得到充分利用,投產多少就賣出去多少,企業自然就有錢投入到研發領域,相信設備制造企業也不希望總是買別人的落后產品,買別人的圖紙。但是,他們投入的前提是生產出來的設備可以賣出去,獲得利潤才會有錢投入研發。一個良性的循環是:政府前期的研發和利用支持,使企業生產出設備可以得到利用,賣出去,錢就用來再投入研發。現在的情況是設備利用緩慢,那么企業就沒有錢投入研發,只能選擇買別人的落后技術,這可能是一個惡性循環。針對國務院提出的風電設備和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傾向,國家發展改革委2009年10月19日給出指導意見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應該就是指在研發上下功夫。的確提出了關鍵問題,但這需要實實在在的資金和政策做后盾。

          新能源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存在對新能源設備的國產化問題。國產化大致有兩個路徑:一是把別人東西拿來消化制造,二是自主研發。通過自主研發國產化的問題上面已經討論了。把別人東西拿來消化,對方可能不一定愿意把最好的技術毫無保留的給你。因此,在這個消化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把一部分市場讓出去。對于新能源來說,技術進步比較快,如果不愿意把一部分市場讓出去,那么這樣的國產化可能就是落后的國產化。對于技術進步很快的新能源產業,從國外買技術和圖紙,到國內組裝消化這條路的風險是,今天沒有拿到最先進的技術,明天就是落后的產能,就不可能真正有實力占領市場。因此,國產化的前期可以讓出一部分市場,把最先進技術引進來,或許可以更快速度地提高國內的技術水平,進行國產化。以我國的火電設備發展為例,從30萬機組也需要進口,到如今世界一流,這個過程沒有很久。

          整體而言,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僅靠市場競爭無法滿足。中國國內目前資金充足,中國政府可以集中使用政策和資金來推動新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為新技術、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巨額資金支持。

          目前的產能過剩是相對的,國家對新能源的利用以及經濟承受能力會有一個平衡的考慮,理順電價反映新能源成本是一個基本的趨勢。我們無法具體預測這個過程會有多久,但是可以比較確定的是,這些過剩企業只要能堅持,一定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的。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新能源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铁力市| 天水市| 宁波市| 法库县| 玛曲县| 杭锦后旗| 广丰县| 民县| 攀枝花市| 竹溪县| 赤壁市| 招远市| 浙江省| 怀远县| 客服| 普格县| 芜湖市| 图木舒克市| 社会| 资兴市| 邹城市| 康保县| 察雅县| 汨罗市| 永宁县| 双鸭山市| 弥渡县| 克什克腾旗| 安岳县| 合水县| 普陀区| 怀宁县| 武汉市| 德江县| 萨迦县| 彭山县| 铜川市| 兴宁市| 渝北区|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