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日韓LED電視將上演三足鼎立分庭抗禮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調研數據預測:2009全年LED電視國內市場消費規模接近100萬臺,只相當于全年平板電視消費總量的5%,LED電視還有很大的市場增長空間。預計2010年國內LED電視銷量將實現或超過4倍增長,達到400萬臺以上。LED電視憑借其技術優勢越來越成為強有力的市場替代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774.htm截止2009年底,TCL、長虹、海信、康佳、創維、三星、東芝、夏普、LG、索尼等中外主流彩電企業紛紛躋身LED電視的競爭行列,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雖然僅僅用了一年的市場沉淀期,LED電視卻呈現出超強的市場爆發力。2010年伊始,各中外彩電企業又陸續布局新一季的LED電視市場,無論從新品發布推廣還是終端市場鋪貨,LED電視都無疑是現階段最主要的競爭砝碼。可以說,2010年的國內平板電視市場是LED的競爭舞臺,并將決定新一輪的市場格局走向。
國產LED電視主打互動內容、價格優勢將提前釋放消費實現普及
伴隨近年來國產彩電企業綜合實力的增強,此前中國彩電業日韓企業獨領風騷的傳統格局正在被打破,LED電視市場爆發或許是一個起點,以海信、長虹為代表的國產彩電企業群體正在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全面崛起,與日本、韓國企業形成了“中日韓”三強爭霸新格局。
2008年底,海信電視搶在外資前國內首發LED電視產品,隨后2009年國產品牌TCL、創維、長虹、海信、康佳等陸續跟進。同時國產彩電企業的LED電視更是繼承了善于“功能創新”的特點,很多具有網絡電視功能,國產彩電企業大打互動內容牌,并在短期內在市場上實現了規模化銷售,形成平板電視功能與性能上的雙升級,成為與日韓企業博弈的重要籌碼。
同時,LED電視作為新興技術的價格瓶頸,在以高性價比著稱的國產彩電企業中,也在逐步打破。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同尺寸的LED電視產品與傳統液晶價格差,國產品牌已控制在30%以內,而外資品牌幾乎翻倍,隨著產業鏈的完善、生產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國產彩電企業殺入LED電視市場,LED價格將在短時期內得以控制。同時國產彩電企業為避免重蹈平板電視初期“缺芯少屏”的尷尬局面,已經開始在LED電視時代到來之際提前在上游開始布局,陸續建立自己的LED背光模組基地。在國產彩電企業的努力下,LED電視市場將有效釋放消費、得以普及。
日韓LED電視憑產業鏈及技術優勢博弈國內市場
當前韓國彩電企業已憑借液晶戰略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實現了領先優勢,并將這一優勢不斷放大、延伸,積極布局LED電視等劃時代彩電產品。而日本彩電企業蓄勢多年后,突然發力3D LED電視,并通過從技術標準、專業設備、光盤,到碟機、平板電視等播放設備等一體化的3D LED產業鏈,希望借助這一視覺畫面的顛覆性創新,確立日資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
作為首家實現LED電視規模化生產的三星電視,2010年更將LED電視的銷售目標提升至所有LCD電視的30%。而東芝、索尼、夏普等日系彩電企業也于近期陸續高調推出全系列LED電視產品,并作為2010年市場推廣重點。日韓企業分羹國內LED電視市場野心可見一斑。韓企期望通過立足液晶電視產業,通過技術升級從CCFL到LED,進一步推動液晶電視產業的規模化擴張;而日資企業在原創性技術上的優勢仍然強大,經過多年積累后突然發力3D技術,推出了一整套產業鏈相關聯和互支撐的新產業。產業鏈的升級以及畫質領域的技術優勢將是日韓企業角逐市場的關鍵。
新興產業促進國產上位 中日韓三足鼎立分庭抗禮LED電視市場
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僅長虹、創維、海信、康佳、TCL五大國產彩電巨頭的市場份額就已占據整個平板市場的半壁江山,國產品牌經過幾年來平板電視市場浪潮的洗禮,已從初期的懵懂到如今的厚積薄發,LED電視即將成為中日韓分庭抗禮的重要分水嶺。
在LED電視浪潮全面到來之際,國產彩電企業主打“互動內容牌”,韓資企業力推“液晶升級牌”,而日資企業堅持“視覺畫面牌”,各具特色和競爭優勢,也滿足了當前產業環境下的市場需求和個性化消費能力。這三大流派企業爭強格局將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
可以預見,未來國內LED電視產業的競爭絕不是某一個品牌或技術的獨角戲,而會為眾多新產品、新技術搭建一個更為立體而可以無限擴容的大舞臺。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為中日韓三派彩電企業間的相互競爭與博弈提供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