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信息產業變局有賴政策引導
“首先是營造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的政策環境。”婁勤儉表示,要保持產業政策的穩定性,出臺進一步支持集成電路、軟件、新型顯示器件等重點產業發展的政策,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提高軟件業比重,進一步推動數字電視產業發展,推進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633.htm其次,要以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實施為著力點,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婁勤儉特別強調,要關注技術的發展演變,注重提高創新能力,依托已有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資源,爭取在新一輪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中搶得先機。加快實施“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突破集成電路、軟件、移動通信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推進TD-SCDMA和LTE國際標準化建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爭取主動。婁勤儉認為,在外需下滑的時候,企業更要堅定信心,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增強在后危機時代競爭中的話語權,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政府也會配合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對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支持。
第四,以技術引導消費,擴大內需市場。事實上,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和重大電子信息工程建設中,催生了各種硬性和軟性需求,這是產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動力。由于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并與傳統工業進行廣泛的結合,提高了工業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也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新機會。
第五,不斷拓展新型消費,促進節能環保。3G、半導體照明、節能環保、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服務、網絡動漫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無不圍繞滿足消費者需求這個根本點。婁勤儉表示,未來產業的發展將更加重視節能環保,因此要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技術,加快電子產品無害化,推動低碳產業、綠色產業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