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突破六大瓶頸
六是產業鏈不完善。物聯網的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舉足輕重。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鏈下游的通信運營商(三大運營商)和中游的系統設備商都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但是產業鏈其他環節相對欠缺,導致初期成本居高不下。產業鏈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物聯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677.htm加快標準化體系建立步伐
為此,徐曉蘭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加快物聯網標準化體系建立步伐,盡快掌握市場主動權。物聯網是一個多設備、多網絡、多應用、互聯互通、互相融合的大網,這里面既有傳感器、計算機,又有通信網絡,需要把所有這些系統都聯在一起,因此,所有的接口設計、通信協議都需要國家標準來規范。多年來,我國在許多傳統產業中,由于缺乏在標準方面的發言權,致使產業發展受制于人。因此,在推進物聯網發展中,應抓住機遇,加快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政企合作、產學研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和創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我國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就會處處受制于人。因此,建議組建由政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金融行業協會等組成的產業聯盟,在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品牌。
三是實施重點應用領域的重大專項,以促進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推動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還必須建立一批重點應用領域的重大專項,推動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通過“局部試點、重點示范”的產業發展模式來帶動整個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加強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與互動,開創具有中國國情的物聯網商業模式。物聯網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許多行業應用具有很強的交叉性,但這些行業分屬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在產業化過程中必須加強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與互動,結合我國實際,才能有效地保障物聯網產業的順利發展。
五是加強物聯網產業鏈的合作,提升產業鏈相互融合程度,提高資源共享水平。物聯網所需要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上游技術和產業已經成熟或基本成熟,而下游的應用也以單體形式存在。物聯網的發展需要產業鏈共同努力,實現上下游產業的聯動和跨專業的聯動,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共同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據悉,徐曉蘭在關注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同時,還提交了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促進船舶產業低碳發展、培育我國工業企業自主品牌、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健康發展等多個提案。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