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TD獲整體性突破 市場規模逐步加大
3G建設不僅拉動了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發展,也將釋放出國內壓抑已久的對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帶動通信消費規模的增長。今年僅前6個月,我國就新增WAP(無線應用協議)用戶2622.8萬戶,相當于 2008年全年的 71%;新增WWW(萬維網)用戶2938.5萬戶,是2008年全年的1.4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021.htm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在第三屆移動互聯網研討會上講話時指出,我國3G的啟動,有力地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1.92億戶,比2008年增長了62.7%。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手機搜索、手機在線聊天、手機視頻等應用日益廣泛,移動支付等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目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移動通信乃至整個電信產業新的增長點。在促進行業發展,推動信息化建設,豐富人民群眾文化娛樂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G業務需求被激發出來,直接帶動了為運營商提供3G業務的廣大中小增值服務企業的發展。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的中小增值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
可以預見,隨著建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新業務、新應用的不斷推出,3G產業未來將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TD產業鏈持續完善
3G牌照的發放讓TD能夠在與其他技術標準的合作與競爭中加快自身的產業化速度,更好地解決網絡、業務的互通問題,為TD自主創新技術標準走向全球和平滑演進創造更好的條件。
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政府大力支持TD的發展,帶動了TD產業鏈中眾多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提升了我國民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了民族企業和整個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在保增長的同時,實現了我國通信制造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TD已經在制造業與運營業互動、后續演進以及業務應用等核心領域取得了較大突破。
新業務和新應用是激發用戶消費活力,發展TD用戶規模,拉動流量增長的根本因素。TD商用之后,中國移動結合TD技術和網絡特點,制定了適合TD業務特點的資費標準,全面加快了3G業務創新和開發應用,已向市場推出了可視電話、多媒體彩鈴、視頻留言、視頻會議、視頻點播等眾多TD特色業務,并與多個筆記本電腦廠商合作,推出了TD上網本,在廈門、秦皇島等地開展基于TD網絡的各種無線城市應用。
此外,為了開發出更多的用戶喜聞樂見的應用,中國移動開通了移動應用商店平臺(MobileMarket),讓廣大內容提供商和用戶直接參與業務的開發和推廣。TD終端也不斷豐富,已從牌照發放之初的手機、數據卡拓展為上網本、家庭網關、無線座機等多種形態。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3G牌照發放之后,TD產業鏈上下游都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對TD的研發投入力度大大提升。今年TD不僅在網絡設備層面獲得了持續發展,在過去制約產業發展的終端層面也有了突破,終端的種類和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能否在TD長期演進技術上實現突破,直接關系到TD可持續發展能力。一年來,在運營商、設備商的共同努力下,TD-LTE(TD長期演進)的研發取得了積極進展,標準化明顯加快,基本實現了與LTEFDD同步。在TD的后續演進標準和技術方面,中國公司主導了TD-LTE和TD-LTE-Advanced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化的方向,掌握了標準的主導權。獲得標準主導權的結果就是在關于 TD-LTE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標準中,TD現有技術和已有投資得到了最大限度繼承。
比如,最體現TD特點的幀結構和智能天線等技術被寫入3GPP標準以及3GPP的兩種幀結構的融合都表明,TD-LTE集成了TD的主要自主創新成果,為TD產業的核心技術成果在3.9G時代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目前,為了進一步加快TD產業的發展,國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