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亞太地區WiMAX和LTE技術將互為補充
不論應用在手持設備上還是數據卡上,過去18個月里高速分組接入(HSPA)技術在亞太地區(不含日本)經歷了快速增長。IDC預測,到2009年底,這一地區將實現4360萬的HSPA連接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1011.htmIDC亞太區電信研究總監Bill Rojas稱:“在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大多數已經部署了HSPA的市場, HSPA的成功和持續的帶寬需求正在加速推動對長期演進技術(LTE)的部署。HSPA數據卡的經驗引人注目,然而其代價是帶寬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導致HSPA運營商必須通過WiFi接入點卸載盡可能多的流量,停止增加新的HSPA數據卡客戶,或者盡量降低每月每用戶可下載的數據量。”
業界已經普遍認可LTE技術作為UMTS和EV-DO運營商轉向IMT-2000 Advanced或4G的全IP演進路線。IDC預計,DoCoMo、KDDI、eMobile、Hong Kong CSL、PCCW/HGC合資公司、新西蘭電信和中國電信香港公司等一部分3G運營商很有可能率先應用LTE。“當前,對LTE基礎設施的宣傳都圍繞著較發達的亞太市場(不含日本)。在這些市場上,整合了HSPA和WiFi功能的設備正在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終端用戶移動設備。而容易讓人忽視的是,同樣在這些市場,寬帶家庭的潛在需求將成為另一個重大機遇,”Bill說。
IDC預計,在以菲律賓為代表的市場,高達1/3甚至1/3以上的家庭具有現實可行性。在印度,到2009年底寬帶家庭滲透率將低于1.6%,而移動滲透率卻將高達38%,即4.39億用戶。“IDC預計,大多數甚至全部亞太市場(不含日本)都需要升級到全IP的4G基礎設施,但是對于目前尚未分配到3G頻譜的GSM運營商而言,最佳路徑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為了應對視頻流和語音內容的增長,這些2G運營商需要考慮是否應該完全跳過3G,直接專注于可擴展的4G LTE或者IMT-2000 Advanced光纖后置網絡,以及采用IMS技術,升級OSS/BSS系統,”Bill表示。
IDC認為,在亞太地區(不含日本),WiMAX和LTE技術將互為補充,每個技術分別可以解決不同細分市場的不同帶寬需求,而當兩者結合時,將產生令人激動的結果。例如,印度的寬帶家庭滲透率有望超過20%,和中國并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庭寬帶市場。中國的優勢在于為部署大量xDSL數字用戶線而大力投入“電信以太網”技術。
“在整個亞太市場(不含日本),以802.16m為例的LTE和其他OFDM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將關注國際電信聯盟(ITU)對IMT-2000 Advanced技術的選擇。現在預測ITU將做出何種決定還為時尚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包括LTE在內的OFDMA系統將在未來10年里成為移動寬帶的中堅力量,”Bill總結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