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解決目前行業面臨高能耗等問題是關鍵
雖然多晶硅產能過剩,但由于生產工藝成熟度和穩定性差,我國許多光伏企業卻“不敢”購買國內的多晶硅產品,還大量依賴進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761.htm提高全行業的技術水平,進而提高綜合競爭力,是多晶硅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由于歐美發達國家對先進多晶硅生產技術嚴格封鎖,加大研發投入成為我們的唯一選擇。對此,《若干意見》已提出,支持節能環保太陽能級多晶硅技術開發,降低生產成本。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目前我國對多晶硅領域的科研投入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政策落地的關鍵,還是需要政府和企業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
從原料到光伏,延長產業鏈以降本增效
《若干意見》提出,鼓勵多晶硅生產企業與下游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加強聯合與合作,延伸產業鏈。石定寰認為,主動延長產業鏈有利于多晶硅企業降低成本、共擔風險,也是多晶硅行業調整結構的重要方向。
通過投資建設和兼并重組,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打造“每一環都很強的產業鏈”,并且初見收獲。
以天威為例。在與天威硅業所在地相鄰的雙流縣,天威集團投資控股的一家太陽能光伏企業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年產能達到120兆瓦/年。距離很近又同屬天威集團的天威四川硅業,自然成為天威新能源原料供應商的首選。
天威集團總經理助理郭愛華告訴記者,到2015年左右,天威新能源的光伏電池將至少達到1000兆瓦/年的產能,每年需要原料多晶硅7500噸。“到那時,天威硅業會成為天威新能源最重要的原料保障。而新能源也將成為硅業最穩定的下游企業。”
天威很早就開始千方百計參股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目前,從原料、組建到光伏電池的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
垂直產業鏈的降低成本的優勢已經開始顯現。據估算,產業鏈可以使光伏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5%,毛利率達到15%。在目前平均毛利率不足10%的光伏行業,這是相當可觀的。
理性看待產能過剩,合理的上網電價成為啟動國內需求關鍵
“多晶硅產能過剩只是暫時的相對過剩。”石定寰表示,當前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新能源的發展,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必然趨勢。從長遠看,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此外,對多晶硅產業數字上的“過剩”應當理性分析。目前在建的8萬噸產能更多是設計產能,真正達產,需要5年左右甚至更長的時間。
業界普遍認為,如何盡快啟動龐大的國內光伏市場,將成為多晶硅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
近年來,我國陸續實施了“金太陽工程”和“太陽能屋頂計劃”等針對太陽能光伏行業的財政支持計劃,這些措施有力拉動了國內需求。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做好“金太陽”示范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l展,將安排 294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初步測算工程總投資近200億元。
“僅僅有財政的支持并不夠,電站建了但不發電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會長姚兵認為,要從根本上啟動國內市場,關鍵還是要落實上網電價政策。
“歐洲市場之所以好,就是因為多數國家都實施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政策。”姚兵介紹,我國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當務之急是如何按照“合理成本”加上“合理利潤”來確定上網電價。
“一旦太陽能發電項目能盈利,企業的投資積極性會大增。光伏產業的國內需求被激發出來,產能得以消化,企業也會更加主動提升技術水平,整個產業鏈都能健康發展。”天威集團總經理丁強告訴記者。
紅外熱像儀相關文章:紅外熱像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