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產能過剩”問題之迷霧破除
2、沒有考慮新興市場啟動后需求的變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354.htm當前“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在很大程度上依據于口頭建設目標和現實需求相減得出的結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除了有上述的虛擬產能外,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沒有考慮光伏新興市場興起以后世界市場需求的變化。要知道,多晶硅生產線的建設需要一個周期,在這個周期內,國內及國際的多晶硅市場需求有可能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在北非、印度以及國內的光伏電站建設大規模興起后,世界對于多晶硅電池的消費需求將會上升,也必將對多晶硅的消費產生極大的拉動作用,世界多晶硅消費需求可能有較大幅度上升。以遠期的口頭建設目標和當下的國內市場需求相減作為產能過剩的判斷依據,有失科學性,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3、嚴重忽視了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功能
投資多晶硅產業的資本作為一種市場主體,本身具有很強的趨利避害性。在市場存在大量多晶硅消費需求的情況下,資本的趨利性會使其積極投入這個產業。然而,當市場飽和后,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空間縮小,資本的避害性又會使相關投資主體自覺轉向,轉向其他領域。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思維影響的慣性,我們在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自我調控兩者的運用方面,片面的過于強調宏觀調控的作用,而忽視了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功能。現在看來,“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說法也存在忽視市場機制自我調控能力的問題。近期,我國多晶硅產量并未過剩,遠期,由于當前我國多晶硅產業存在投資熱,產業可能會暫時出現一些產能富集,但是,不能因為出現一點問題就否定全部,就用宏觀調控來限制產業發展,而應該“兩手抓”,兩手都重視,既重視看得見的宏觀調控的手,也重視看不見的市場機制自我調控的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自我調控功能和宏觀調控的導向功能,確保我國多晶硅產業乃至新能源產業永葆生機,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三、關于光伏產業的幾點思考
當前,我國光伏產業初步取得了較大發展,晶硅電池產量在2008年超過2.5G,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光伏電池制造國;在光伏電站建設方面,局面也在逐步拉開。誠然,在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存在一些低端產能的累積,但是,這不是主流,我們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出現的問題,促進多晶硅產業、乃至光伏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1、產業參與主體多元化,嚴防“國進民退”
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民營資本作為最具活力市場因素,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甚至在某些領域(如光伏產業),成為決定性的領導力量。然而,隨著產業的發展,在新能源的某些領域,卻出現了一種“國進民退”的現象,國有資本大舉涉入,民營資本基本退出。這種情況其實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國有資本有規模優勢,但是也存在靈活度不夠的缺點,在市場決策方面,往往表現出滯后性,如果一個產業全部由國有資本掌握,那么決策的滯后性等將使產業在整體上落后于發達國家;另外,行業良性發展最忌壟斷,壟斷會消滅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革新,產業結構就無法優化升級。國有資本在產業內一枝獨秀,就會形成壟斷,就有可能使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無法進行。就多晶硅產業等來說,我們需要統籌發展,讓民營資本和國營資本在多領域共存,實行產業參與主體多元化,互相競爭,互為補充,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2、要積極拓展開拓新興市場,拉動多晶硅消費需求
盡管當前多晶硅產能過剩說法中的虛擬成分較多,但是也不能否定其有一定的警戒意義。隨著產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一定時間內的產能富集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為新增產能找到出路。當前,在美國、西歐等傳統光伏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短期內難呈現大規模的需求擴增,為此,需要尋求和培育新興市場。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國內市場,今年以來,在金太陽示范工程等的刺激下,我國的光伏電站建設正逐步開展,但是速度還不快,還要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我們建議,盡快出臺利于光伏產業發展的《光伏上網電價法》,鼓勵有條件的光伏企業和投資主體,在西部等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建設一批光伏電站(目前已看到無錫尚德、浙江正泰等的行動),拉動國內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國外新興市場的開拓,近年來,在日本、北非、拉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區和國家中,發展光伏產業、建設光伏電站的呼聲逐漸興起,而且這些地區也存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等開發條件,我們的企業,可以加大在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市場開拓力度,尋找到新增多晶硅產能的出口。
3、要規范行業秩序,嚴格準入機制
當前,多晶硅產業的發展總體上呈現健康、快速趨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前期暴利的推動下,一些原先并不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也紛紛涉足該產業,喊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產能建設目標,形成了相當大的虛擬產能,混淆了業界和政府的目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 響了政府判斷。這就表明當前行業秩序到了需要規范的階段,政府或協會、商會應該在準入機制設立等方面做出相應對策,從立項開始嚴格把關,加強過程中督導,建立淘汰機制,從而使得我國的多晶硅產業乃至光伏產業的發展始終處于可控可調的狀態,保證產業的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