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產能過剩還是需求不足 光伏產業等待市場判決

        產能過剩還是需求不足 光伏產業等待市場判決

        作者: 時間:2009-11-24 來源:新浪網 收藏

          這充分反映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現狀,那就是行業的發展不完全取決于市場競爭,而是受政策變動的影響極大。而一旦產業發展由政府部門完全決定,看似政府在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實際上是破壞市場規則,降低資源配置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108.htm

          首先,政府無法判斷市場。如果政府可以有效地判斷市場供求,那么我們堅持搞計劃經濟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搞市場經濟。正是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政府部門做了很多應當由市場來決定的事情,導致市場效率低下,供求矛盾無法調節,我們才擯棄了計劃經濟的模式,讓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如果再讓政府部門決定新能源產業的準入,新能源產業就不可能進入一個高效率的健康發展狀態。

          其次,全球化時代的供求關系更加復雜。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一個產業的過剩與否不再僅僅取決于本國的供需狀況,而是和國際市場緊密相關。在計劃經濟時代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政府部門都無法判斷市場供求,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那更不可能。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我們應當把市場的權力還給市場。當然,為了產業的健康發展,防范產業風險,任何人和機構都可以發出警示性的判斷,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把某一方面的看法作為產業準入的依據,則會損害市場公平和效率。對于我國需要限制或者鼓勵發展的產業,完全可以通過稅收、財政或者金融等手段來實現宏觀調控,而不能用行政審批的手段加以干涉。

          由于我國許多產業的投資是由政府部門或者國有企業完成,投資的收益和損失與決策者基本不相關,可以說決策者的風險和成本幾乎為零,這就容易導致對投資的無限需求,從而產生重復建設和無序投資。因此,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產能過剩風險不在于市場,而在于政府和國有部門。政府宏觀決策部門需要注意的,是削減政府部門的投資權力,有效遏制國有部門的投資沖動,這才是防止投資過熱的有效途徑。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太陽能 光伏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府谷县| 远安县| 通州市| 剑河县| 美姑县| 内江市| 灵川县| 阳朔县| 雅安市| 济南市| 全椒县| 阳原县| 江油市| 宝鸡市| 永福县| 沿河| 游戏| 张北县| 龙岩市| 石景山区| 桃园市| 文登市| 普兰县| 木兰县| 龙山县| 镇沅| 阿拉善右旗| 阿克苏市| 鄂尔多斯市| 邹平县| 郁南县| 平南县| 大邑县| 贵阳市| 兴安县| 余姚市| 调兵山市| 新营市| 改则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