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統賦能零碳園區: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創新實踐
前言
自2024年12月中*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零碳園區"概念以來,我國綠色轉型進程顯著提速。2025年,國*發改*、工信*等多部委密集出臺支持政策,全國21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零碳園區納入年度重點任務。即便未直接提及省份,也通過園區循環化改造、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等舉措推進綠色發展。據碳界統計,全國已落地或試點的零碳(含近零碳)園區項目達143個,省*專項政*加速出臺。中*層面關于綠色轉型的系統性部署正轉化為地方實踐,國*零碳園區標準體系預計年內發布,標志著我國園區低碳化進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新階段。這場由政策驅動的建設潮,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更為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零碳園區的核心挑戰與需求
零碳園區的建設需平衡能源供應、用能效率與碳排放控制三大核心要素:
可再生能源消納:光伏、風電等分布式能源的波動性與負荷需求的匹配問題;
能源效率提升:傳統用能模式下的高損耗與低響應速度;
碳足跡追蹤:實時監測與優化園區全產業鏈的碳排放數據;
政策合規性:滿足碳交易、綠色認證等政策要求。
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統通過 “源 - 網 - 荷 - 儲 - 碳一體化架構 ”,為園區提供從監測、分析到優化的全流程支撐。
二、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統(AcrelEMS)的技術架構
1. 數據采集層
部署智能電表、物聯網傳感器、邊緣計算網關等設備,實時采集電力、水、氣等多類能源數據;
支持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充電樁等設備的接入與協同控制。
2. 平臺管理層
能源監測與分析:通過可視化大屏展示園區能源消耗、負荷曲線、碳排放強度等關鍵指標;
AI 預測與優化:基于歷史數據與算法模型,預測負荷需求與可再生能源出力,動態調整能源調度策略;
碳管理模塊:自動核算園區碳排放量,生成碳足跡報告,并提供碳減排路徑建議。
3. 應用層
智能微電網控制:實現分布式電源、儲能與電網的協同優化,最大化消納清潔能源;
需求側響應(DR):通過柔性負荷調控(如空調、充電樁)參與電網互動,降低用能成本;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對變壓器、電機等設備進行健康狀態評估,優化運維計劃。
三、安科瑞零碳園區解決方案的核心優勢
1.多能互補,提升清潔能源消納率
通過 “光儲充檢” 一體化設計,結合負荷預測與儲能動態調節,將光伏自發自用率提升至 85% 以上,減少棄電損失。
2.精準碳管理,支撐碳中和目標
實時追蹤園區各環節碳排放數據,自動生成碳資產臺賬,并支持碳交易申報與綠色認證。
3.智慧運維,降低運營成本
通過設備健康度分析與故障預警,減少非計劃停機,運維效率提升 30%;
結合分時電價策略,優化用能時段,降低電費支出 15%-20%。
4.靈活擴展,適配多元場景
系統支持模塊化部署,可覆蓋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校園等不同場景,滿足個性化需求。
四、實踐案例
南京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外50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送變電、新能源、微電網和配網自動化工程的系統規劃、設計和技術咨詢業務。
針對多地區(包括海外)多項目的高壓綜自,低壓配電房,光伏逆變器,儲能,充電樁等進行云平臺能源管理,提升運維能力,降低維護成本。
本次項目完成軟件部署且云平臺正常運行,已完成三個站點的調試工作,包含**產業園區屋頂光伏子項目,非洲*子項目,杜家壩光伏運維子項目,第四個南京充電樁子項目正在實施計劃中。
項目效果
為客戶量身定制了一套集中性統一大平臺,完美的解決了客戶想在云平臺上統一性集中性的針對多地區多項目的光儲充及配電等場景下的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現場通過數據流信息流的實時雙向交互,使得客戶大大提升了運維管理的有效性和低成本性,實現了包括運行監測、分析管理、智能診斷、協調控制、經濟調度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極大的響應了電力改革和雙碳的國家政策。
五、結語
安科瑞能源管理系統通過技術創新與場景化應用,為零碳園區提供了 “可落地、可量化、可擴展” 的解決方案。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這一模式正加速推動園區向高效、低碳、可持續的未來轉型,為全球綠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安科瑞唐曉娟13774431042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