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沒有自己的純正操作系統和CPU芯片,就談不上國產工業產品。
PLC作為工業自動化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大型PLC一直是我們的軟肋。


6月21日-23日,2024華為開發者大會在廣東東莞松山湖隆重開幕,華龍訊達在這一創新盛會上閃耀亮相,現場展示了基于鴻蒙技術最新的工業自動化產品、解決方案。在大會現場,華龍訊達與華為聯合發布了基于鴻蒙內核技術具有里程碑意義的“HualongOS 華龍工業操作系統”,標志著我國在自主可控的先進工業操作系統的發展征程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華龍訊達成立于2003年,是工業自動化控制與數字化轉型技術體系提供商,擁有OT、IT深度融合的核心技術,秉承“鑄魂新型工業控制”的理念,打造以智能控制為核心的數字化工業軟件,面向機器/產線運行優化的閉環,通過對生產運行數據的實時感知和邊緣計算,實現自動化控制、動態優化調整和柔性生產,打通工業控制數據要素,幫助企業打造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技術底座。圍繞這一目標,華龍訊達自主開發了包括數據采集、邊緣計算設備“機器寶”、木星工業自動化平臺、木星數字孿生平臺、木星SCADA平臺、木星智能控制等在內的一系列產品,有效助力新能源、航空、汽車、交通、醫藥、裝備制造、公共交通、水務、智慧城市和煙草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為打破國外廠商在大中型工業控制器領域的壟斷,華龍訊達早2005年就開始開發第一代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2008年成功推出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并在多地生產企業的200多組進口中速包裝設備進行電控系統的升級改造,設備運行穩定,保障了設備性能和控制精度,成功打破國外廠商的行業壟斷。通過與龍芯深度合作,華龍訊達研發了首個基于龍芯3A5000的國產化大型工業控制系統JIC PLC,性能達世界同類產品水平,為打破國外廠商在大型工業控制系統的壟斷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
2022年,華龍訊達突破了基于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的工業精準控制和高速通信的技術難題,通過芯片指令集與代碼級的深度融合,研發成功木星JIC PLC V2.0,該第二代國產大型PLC產品徹底擺脫國外依賴,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2023年12月27日,華龍訊達發布了新型國產自主可控大型可編程控制器JIC PLC 8010。該控制器從處理器到實時系統、編譯器均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填補了我國自主高端PLC設備與應用空白,對增強我國工控產業競爭力,助力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華龍訊達已有百臺以上中大型PLC在高速設備上穩定運行超十年。此外,華龍迅達目前主要提供兩大類產品:
一是工業控制類產品,圍繞客戶設備和產線,提供全國產化的工業控制系統和工業自動化平臺,實現開放式的工業協議通訊、工業軟件開發、SCADA組態、HMI人機交互等工業控制功能。二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平臺,通過“數據采集軟件平臺+機器寶”提供設備接入和實時數據采集,由木星物聯網平臺提供海量數據毫秒級傳輸,木星數據建模平臺提供數字孿生的建模規范、標準及工具,由木星數字孿生平臺提供從設備、車間、工廠的三級數字孿生系統的開發和運行,實現機器設備/產線的自動化控制、動態優化調整和柔性生產,打通工業控制數據要素,為企業提供數字孿生服務。工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硬支撐,中國制造要由大變強,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至關重要,然而深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底層技術、平臺,不論是芯片、操作系統還是編程器或控制器,仍被國外廠商深度壟斷,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任重道遠。華龍訊達作為國內唯一能夠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大型PLC的供應商,將獲益國產替代浪潮,進入高速發展階段,PLC作為標準品,也將實現跨行業的迅速拓展,提供全新業務增量。
未來,華龍訊達將繼續推動工業控制系統、生產制造類工業軟件的研發進程,乘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東風,做大做強我國制造業,向世界證明,在工業控制系統替代上中國人“既敢想,也能行”。在關鍵行業核心系統的國產替代上,華龍訊達將持續助力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制造強國夢夯實基礎。
來源:工控動態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