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血鴻蒙”即將商用,歐美主導操作系統內核的歷史結束
“長期以來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都是由歐美主導,今天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到來,給了我們一個換道超車的機會。可以這么說,我們用10年時間干了歐美同行30多年干成的事,實現了操作系統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6月21日下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上說道。
這次華為開發者大會,最大的主角無疑還是被稱為“純血鴻蒙”的HarmonyOS NEXT。
余承東在大會上透露,華為在被美國制裁前后一直在研發操作系統,從鴻蒙OS首次發布到現在已過了1778天,“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從操作系統內核、文件系統,到編程語言、編譯器/運行時、編程框架,再到設計系統、集成開發環境,以及AI框架和大模型等,實現全面煥新。
圖源:觀察者網
對于操作系統核心技術,華為終端BG軟件部總裁龔體指出,內核是操作系統的神經中樞,也是軟件領域的天花板,開發難度非常大,“鴻蒙內核可以完整替代Linux內核,操作系統內核長期被歐美主導的歷史結束了,從此我們有了一顆中國核,而且鴻蒙內核比Linux內核更安全、更彈性、更流暢。”
他介紹稱,當前無論是Wintel架構還是Arm+安卓架構,采用的均是水平解耦模式,它的好處是便于產業鏈分工,但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軟硬芯云的協同不夠,系統架構過于復雜,用戶體驗沒有做到極致,而鴻蒙重構了系統架構,讓設備更流暢、能效更高、用戶體驗更好。
龔體還將操作系統與芯片聯系起來。他表示,“正是由于根技術的全面突破和系統架構的創新,HarmonyOS NEXT整機性能比鴻蒙4提升了30%,這甚至超過了芯片工藝制程升級兩代所帶來的整機性能提升。而且這還不是一錘子買賣,我們的目標是從系統架構和生態要性能,通過極簡架構和極致并行,我們讓整機性能每年再提升20%-30%,超越行業芯片工藝制程的進步速度,這是我們的承諾。”
圖源:觀察者網
對于當前的中國市場來說,用戶需要的其實遠遠不止是一個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更需要一個更好用的操作系統,解決安卓和iOS的固有問題。這次開發者大會,華為終端BG首席執行官何剛也花大篇幅從三個方面介紹了HarmonyOS NEXT的新特性:全場景、智能和安全。
例如在全場景方面,HarmonyOS NEXT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手機、平板和智能屏可以共享一個系統,開發者僅需開發維護一個鴻蒙原生應用版本;在智能方面,HarmonyOS NEXT首次將AI能力融入系統,小藝升級為小藝智能體,可執行更復雜的操作;在安全方面,華為推出了自研的星盾安全架構,從源頭構建秩序,重新定義應用獲取隱私數據的規則等等。
“我拜訪過很多伙伴,經常被問到鴻蒙生態是不是對安卓或者是iOS生態的一個平替,開發鴻蒙原生應用是不是就是簡單的把代碼重寫一遍?相信從今天起,隨著大家拿到了beta版本會有自己的答案,鴻蒙絕不是對安卓或者是iOS的平替,開發鴻蒙原生應用絕不簡單是把代碼重寫一遍,而是重新設計用戶體驗,即便是熟悉的功能也能夠煥然一新。”龔體說道。
用技術重構了用戶體驗,對鴻蒙來說只完成了“兩大戰役”,想要生存還有一大戰役必須取得勝利,那就是在根技術上構建生態。只有生態成,鴻蒙才會成,圍繞鴻蒙的產業才會壯大。
過去幾年,鴻蒙生態的進展還是十分迅速的。余承東這次透露,歷經4代發展,鴻蒙生態設備數量超過9億,已有254萬HarmonyOS開發者投入到鴻蒙世界的開發中來。而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鴻蒙在中國市場的出貨份額達到了18%,超過了蘋果iOS的15%,這意味著鴻蒙跨越了16%份額的“生死線”。
有行業分析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鴻蒙生態的發展將把全球終端生態格局變為安卓生態、iOS生態、鴻蒙生態三分天下,打破美國壟斷格局,就如同全球定位系統有GPS、伽利略和北斗,大飛機領域有波音、空客和中國商飛,智能手機將演變為鴻蒙手機、蘋果手機、安卓手機三種。
但需要指出的是,鴻蒙當前的生態成果還是在兼容安卓開源代碼(AOSP)的情況下實現的,相比之下,“純血鴻蒙”打造鴻蒙原生生態的難度要大得多。余承東在大會上透露,鴻蒙原生應用已進入全面沖刺階段,5000多個常用應用已全部啟動開發,其中超過1500家已完成上架。他還相繼感謝了目前已經加入鴻蒙生態的大廠,比如淘寶、支付寶、美團、京東、抖音、今日頭條、小紅書等等。
圖源:觀察者網
比較引人注意的是,中國最大的社交APP微信目前尚未加入原生鴻蒙的隊伍,余承東在會上也未提及雙方合作。而今天有騰訊相關人士向媒體透露,包括微信、騰訊新聞、QQ瀏覽器等在內的正進行鴻蒙系統的開發適配與技術溝通工作,希望盡快保障用戶平滑、安全、穩定地過渡到新系統。
不夸張地說,原生鴻蒙應用的大規模開發,堪稱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遷徙”,其中大小廠商的困難也在所難免。國產辦公軟件WPS工作人員在大會上透露,該應用適配鴻蒙要實現4000萬多行代碼全面的移植適配,同時還要支持多個設備和平臺,工作龐大而復雜。
為了降低適配原生鴻蒙的難度和成本,華為透露已和高德地圖、螞蟻數科mPaaS等產業伙伴攜手共建全鏈路工具,最高可減少90%開發工作量。同時,華為也將對未來的思考和預測整理成了《鴻蒙2030白皮書》,并宣布下一代編程語言倉頡和下一代AI輔助編碼IDE等工具開啟預覽。
但對于用戶來說,最關心的自然還是何時能用上“純血鴻蒙”。根據余承東公布的時間表,面向開發者和先鋒用戶的HarmonyOS NEXT beta升級已正式啟動,隨后8月將啟動面向消費者的beta升級,涵蓋Mate60系列及之后上市的旗艦手機和平板等,預計在四季度隨著Mate70系列的上市,HarmonyOS NEXT將轉向大規模商用,屆時已推出的Mate60等系列機型也將一起搭載鴻蒙原生,2025年將會有更多機型進行升級。
來源:觀察者網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