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面臨重大打擊!
中國政府近期出臺新的指導方針,將對使用英特爾和AMD處理器的政府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實施限制,以促進國產產品的使用。此舉是中國在加強自主科技發展、降低對外國技術依賴方面的一部分努力。這一消息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中國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中國政府還在尋求淘汰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外國數據庫軟件,進一步降低對外國技術的依賴。此外,國有企業也在積極努力在2027年之前實現遠離外國技術的轉型。
中國市場對英特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中國占英特爾收入的近26%,略高于美國。去年,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營收達到了149億美元。盡管只有部分收入受到中國限制威脅,但一旦中國政府停止購買英特爾芯片,預計英特爾的收入將受到約15億美元的打擊。
然而,這些限制可能并非中國科技自主發展及減少對外國公司依賴的終點。中國正在推動本土替代產品的發展,未來幾年,英特爾在中國的營收可能面臨更大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正準備推出一系列重要產品,包括內置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流星湖筆記本電腦芯片、基于英特爾20A處理器的箭湖、以及服務器CPU產品Granite Rapids和Sierra Forest。然而,面對中國市場的限制,英特爾在PC CPU和服務器CPU市場的復蘇將變得更加困難。

盡管如此,英特爾正在積極推動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之一,以減輕對自身產品的依賴。英特爾已經簽署了價值150億美元的代工交易,計劃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盡管中國市場的限制可能對英特爾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代工業務的發展有望抵消這種影響。
最后,對于投資者而言,在考慮購買英特爾股票之前,應該注意市場變化及股票表現,并考慮其他潛在投資選擇。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