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羨慕哭了!國產消費級AR眼鏡雙11賣破2萬單,空間計算時代正式開啟
近年來,雙11期間引人矚目的新聞越來越少。原因很簡單,平臺的增長已經見頂,很難找到熱門單品,人們厭倦了看直播推銷商品。
然而,2023年雙11期間,居然出現了消費電子領域單品的爆料:Rokid宣布收到創紀錄的2萬件AR產品訂單。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自今年夏天蘋果發布Vision Pro以來,XR行業實際上已經按下了快進鍵——包括Meta在內的國際科技巨頭,國內包括Rokid Startups在內的業內紛紛推出新產品或獲得新融資。
同時,IDC還預測,2024年市場將實現45%以上的增長。技術上,Pancake、光波導、眼動追蹤、6DOF等紛紛涌現。

XR行業迎來曙光
實際上,在ChatGPT開啟的2023科技大年里,XR賽道也異彩紛呈。除了蘋果發布Vision Pro之外,整個行業可謂突飛猛進,下面僅列舉10月份發生的若干行業熱點事件:Meta Quest 3開售,其被稱為「首款專為混合現實打造的主流頭顯」,具有「4K+無限顯示分辨率」;
經典游戲《刺客信條》Nexus VR版本推出,并將首先在Meta Quest 2、3和Pro上架;
美國基于VR的中等技能職業技能培訓公司——Transfr獲得4000萬美元C輪融資;
專注于開發VR游戲的工作室——Fast Travel Games獲得400萬美元投資;
AR****眼鏡開發商——XPANCEO獲得4000萬美元投資;
生成式AI嵌入式AR眼鏡開發商Brilliant Labs宣布為其人工智能AR眼鏡籌集了300萬美元的資金。
國內XR空間計算芯片設計公司——萬有引力獲得數億元融資;
國內專注于AR領域的雷鳥創新獲得數千萬元投資;
2023世界VR產業暨元宇宙博覽會在南昌舉辦;
2023年中國上海VR/AR產業博覽會舉辦;
……

2020年,通過Meta補貼,Oculus Quest 2以299美元的低價進入市場,銷量迅速突破1000萬臺。
不久之后,扎克伯格推出了著名的“千萬理論”:1000萬用戶是VR硬件的“奇點”。一旦突破這一規模,VR硬件、應用、內容開發商將具備持續穩定盈利的條件,從而推動VR生態的跨越式發展。
然而,這個“奇點”并沒有到來。
實際情況是,XR產品尚未完成產品論證,不少產品還處于“功能機”階段。與此同時,Meta 開發相關技術的“現實實驗室部門”每季度虧損近 40 億美元。


2023年8月,Rokid發布消費級個人空間計算平臺Rokid AR Studio,宣布將AR產品從娛樂帶入生產力階段。
除了消費者購買之外,在系統層面深耕的Rokid AR產品已經應用于國內博物館、核電站、新能源汽車等各種行業場景。這本身就證明了XR賽道正在變得更好
技術、投資與市場,AR產品2024有望反超VR
十年來,關于VR與AR產品誰才是市場需求更大的產品,一直爭論不休。
但由于整個市場沒有啟動,很長時間內也很難看清未來走向,所以才有了后來的MR和XR概念,這兩個概念本身就是此類產品尚未完成產品定義的明證。
到了2023年,一系列的跡象表明,產業方向正在朝著有利于AR產品的方向發展。


尾聲
十年前,關于什么產品會成為繼電視機、PC、智能手機之外的人類生活「第四屏」話題,曾經甚囂塵上過好長時間。在這十年里,有很多弄潮兒曾被看好成為「第四屏」,這個弄潮兒群體中,谷歌眼鏡、車載屏幕、智能家居屏幕,都曾你方唱罷我登場地被熱議過一陣,但也都沒了下文。最后,是蘋果在2023年展示的Vision Pro重新點燃了科技媒體的熱情與想象。現在,大部分從業者都認為,2023年的這一次XR浪潮,不同于十年前Google Glass的曇花一現。一場讓眼鏡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劃時代革命已到臨界點。也許,在「第四屏」的這波科技浪潮中,中國的產業實力會同樣實現新能源車那樣的后來居上反超好戲。來源:新智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