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什么要暫停股票賣空交易?
日前,韓國監管部門決定從11月6日起到明年6月末,暫停股市賣空交易。韓國已經不是第一次暫停股市賣空交易,以往每當股市低迷的時候,都會采取這樣的做法。其操作的邏輯及其影響,對中國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韓國雖然是發達國家,但是其證券市場還是以散戶為主,證券開戶數與人口之比,遠高于中國。與中國一樣,韓國的股市交易,大部分也是由個人投資者完成的。如果股市低迷,就會引發大量的輿情,同時也給監管部門形成一定的壓力。
今年以來,受到美元利率高企、世界經濟疲軟的影響,加上作為韓國經濟重要支柱的電子行業需求不足,整個韓國經濟表現不佳,股市自然也會下跌。今年8月~10月,韓國綜合指數最大跌幅接近15%,已經進入技術性熊市,韓國民眾對此反響強烈,不少輿論認為外資的撤出及反手做空起了很壞的作用。因此,韓國政府決定暫停股市賣空交易,同時對存在相關行為的投資機構進行調查,并且研究改進做空交易機制。
做空作為證券市場上一種常見的交易形式,一般分為融資做空與裸賣空(也稱保證金做空)兩種。融資做空就是借券賣出,而裸賣空則是客戶支付了一定的保證金后,在沒有股票的情況下進行賣空操作。
相比之下,后者對股市的沖擊是比較大的。因為融券做空賣出的量是有限的,而在裸賣空時,因為理論上保證金的供應可以是近乎無限的,那么做空一方就有可能憑借其資金上的優勢,無休止地賣出股票,從而嚴重影響股票****。所以,在不少國家的證券市場上,對裸賣空都是有限制的,而我國的兩融業務中,只有融券賣出而沒有開放裸賣空。
有分析認為,韓國證券市場上賣空的交易量只占到股票市值的1%左右,一般的融券賣空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而這次暫停賣空,主要就是針對裸賣空的。避免這種交易對行情可能帶來的沖擊,回應廣大個人投資者的關切。
韓國證券市場開放比較早,開放程度也比較高。近幾年來,為了讓本國股市從“新興市場”進入到“發達市場”行列,韓國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不乏在市場監管以及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松動。韓國股市的“國際化”程度的確得到了較大提升,但由此帶來的風險也是明顯增加。
韓國政府就是考慮到了這些風險,因此在暫停股票賣空的同時,還決定對參與賣空的多家國際大行進行調查,并且準備研究修改賣空交易的規則。韓國的創業板市場(KOSDAQ)也停止程序化交易。此外,存在違規違法交易的外資機構,將面臨包括巨額罰款在內的懲戒措施。
韓國監管當局希望該國的證券市場有一個“根本性的好轉”,為投資者打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韓國暫停股票做空的消息公布后,幾個重要的指數都出現了一定的反彈,但都還沒有回到8月初的位置。
韓國暫停股票賣空交易,表明在推進證券市場國際化上,遭遇了很大壓力,國家監管又沒有及時跟上,在制度、人才等方面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證券市場對外開放,走國際化的道路是必然的,但只有加強監管,確保國家金融安全的前提才能實現。
很多金融創新工具,具有雙面刃的特征,需要興利除弊。韓國暫停股票賣空交易,中國要借鑒其經驗教訓,從而更好地發展我們的證券市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