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室溫超導“反轉”又起!東南大學觀測 LK-99 零電阻成功,但非室溫、不抗磁

        室溫超導“反轉”又起!東南大學觀測 LK-99 零電阻成功,但非室溫、不抗磁

        發布人:傳感器技術 時間:2023-08-0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圖片 

        整理 | 鄭麗媛
        出品 | CSDN 

        自上周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 ArXiv 平臺上發布兩篇論文,聲稱發現了世界首個常壓室溫超導體 “LK-99” 后,整個科技領域都沸騰了。

        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復現「室溫常壓超導體」的熱潮,更有多個實驗室已公開復現進度與成果:

        ? 8 月 1 號,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用大型計算機對 LK-99 進行了模擬計算,表明從理論上來說,該材料結構想要實現常溫超導是完全可行的,但合成難度非常大。

        同一天,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成功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 LK-99 晶體,但由于樣品尺寸較小(僅幾十微米),目前只驗證了邁斯納效應,團隊將繼續制作新樣品以測量電阻。

        8 月 2 日晚上,曲阜師范大學也公布了復現韓國室溫超導體實驗的結果:無零電阻特性。該大學物理工程學院教授劉曉兵表示,其團隊利用四引線法對此前合成的抗磁樣品進行了初步的電阻測試,測試結果發現該樣品在常溫到 50K(-223.16℃)低溫范圍內仍存在大的電阻值,測試過程中并沒有出現電阻大幅度驟降或者零電阻,與“室溫超導”的零電阻特性相差甚遠。

        不曾想,曲阜師范大學聲稱 LK-99 “無零電阻特性”還不到幾個小時,東南大學就給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測結果:

        8 月 3 日凌晨 1 點 12 分,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孫悅教授在 B 站發布視頻,表明其團隊在 110K(-163°C)溫度以下的常壓條件下,成功觀測到了 LK-99 零電阻。

        圖片

        截至發稿,這則視頻在 B 站的播放量已突破 200 萬,并被轉發至推特、HN 等各大國外平臺,又一次掀起了全球網友的討論熱潮。

        圖片


         

        01  樣品純度更高

        在視頻開頭,孫悅教授就強調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實:“我們并沒有證實、也沒有發現室溫超導。”

        對于團隊在 110K 以下成功觀測到零電阻這件事,孫悅認為,這可能是 LK-99 “存在超導性的一個重要證據”。基于這個觀測結果,孫悅團隊已將其寫成文章,并發布到了 ArXiv 平臺上(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ftp/arxiv/papers/2308/2308.01192.pdf)

        圖片

        從論文作者署名來看,這項工作主要由侯強、魏偉、周鑫這三名學生,以及孫悅教授和施智祥教授共同完成。

        在正式觀測 LK-99 之前,該團隊對兩種前驅物(Cu3P 和 Pb2(SO4)O)進行了 X 射線衍射。為了研究前驅體比例對最終產物的影響,團隊制備了四種樣品并也對其進行 X 射線衍射。

        圖片

        為驗證 LK-99 的成功合成,團隊將四個樣品的 X 射線衍射與韓國團隊在論文中給出的 LK-99 X 射線進行了對比,其中樣品 S1 的 X 射線與其高度吻合。孫悅教授表示,其團隊合成的樣品純度還更高:樣品 Cu2S 的峰很小,比韓國樣品“還要更加純凈一點”。

        圖片

         

        02  觀測到樣品的零電阻現象

        得到成功合成的樣品后,由于其本身材質較脆,很難把它弄成一個規則的形狀,也為了節省時間,團隊直接就著不規則形狀的樣品進行電阻測試。

        根據孫悅教授的說法,他們從 300K(26.85℃)開始往低溫測樣品電阻,并且與曲阜師范大學團隊一樣采用的是四引線法,通的電流為 1mA,結果顯示:“我們可以看到在 1mA 的電流下,樣品電阻率在高溫下有一點半導體行為,然后隨著溫度降低而降低。最關鍵是我們在 110K 時,可以看到它的電阻基本上降到了 0。”

        圖片

        對于零電阻的說法,孫悅教授解釋道:在 110K 時,樣品的電阻大概在 10^-5到 10^-6 歐姆,通的電流又是 1mA,這就說明電壓值在 10^-8 或 10^-9 伏特,這已經是測量儀器的極限,所以團隊認為他們“觀測到了零電阻”。

        不過孫悅教授也提到,樣品在 250K 左右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電阻率下降”現象,具體原因尚未明確,孫悅教授猜測有可能是“電極做的不是很干凈”。

        此外,團隊還加了磁場對樣品的超導轉變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樣品在磁場下的超導轉變比較穩定,但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在低場的時候,隨著磁場增加,樣品的超導轉變區域跟往低溫去走。但在 9 特斯拉和 7 特斯拉時,不知道為什么又回來了一點,我們并不知道它的原因。”

        圖片

         

        03  “這并不是室溫超導的證據”

        在 B 站視頻中,孫悅教授還補充了一些實驗細節:實際上,其團隊在 8 月 1 號下午就觀測到了類似于超導轉變的電阻陡降行為,但當時電阻還不到 0,于是他們又加緊挑選樣品,最后共測試了 6 片樣品,但“只在其中一片樣品中觀測到了零電阻,其他樣品大多產生的是半導體行為”。

        對于這塊觀測到零電阻的樣品,團隊對其做了邁斯納效應測試,即完全抗磁性測量,結果并未在該樣品上觀測到完全抗磁性。對此,團隊猜測:如果零電阻現象是超導造成的話,那么沒有完全抗磁性可能是因為該樣品的超導成分還比較低。

        正如孫悅教授在視頻開頭所說,其團隊在 LK-99 材料觀測到 110K 以下的零電阻,并不是室溫超導的證據”,畢竟 110K 是 -163°C,遠不到“室溫”的水平。包括在論文中,該團隊也只是說:“我們的發現表明,Pb10-xCux(PO4)6O 有可能成為高溫超導體的候選材料。”

        不過在視頻最后,孫悅教授仍積極表示:“LK-99 是否有室溫超導,我們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測量,我們團隊還會繼續在這方面努力,希望有更好的結果向大家匯報。”

        04  積極支持 & 質疑否定

        對于東南大學超導團隊“首測 LK-99 零電阻成功”的結果,科技領域對其的看法褒貶不一,在各方觀點的碰撞下,大致分為了兩種:積極支持 & 質疑否定。

        積極支持派:

        華南理工大學“洗芝溪”認為:“110K 不可能是最終落點。后續通過調整合成工藝,大幅提升轉變溫度是完全可能的”,“不管怎樣,這已經是非常非常振奮人心的結果”。

        北京科技大學“陳博微博”認為:“110K 零電阻實驗結果,至少有一個新的證據,證明這個體系是高溫超導,至少是高溫超導”,“110K 零電阻被首次看到,至少說明并不是只有氫化物才能高溫,不是只有高壓才超導,真正的意義是,并不是只有高聲子頻率起決定性作用。”

        質疑否定派:

        京都大學固體量子物性研究實驗室,對東南大學得出的 110K 零電阻的結論進行了分析,認為其 110K 零電阻的數據存在問題。該分析還得到了美國馬里蘭大學凝聚態物質理論中心(CMTC)的認同:“東南大學可能誤畫了他們的數字。從線性比例上看,似乎沒有過渡,這非常令人失望。”

        圖片

        知乎科研領域知名答主“要淡定”表示:“其實比較遺憾。東南大學的這項成果我認為是給李石培等的宣稱的‘室溫常壓超導’釘上了棺材板的最后一顆釘子。”除此之外,今天下午韓國超導低溫學會 LK-99 驗證委員會也最新表示: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開發的“LK-99”不足以證明是室溫超導體,因為在與 LK-99 相關的視頻和論文中,并沒有出現邁斯納效應。驗證委員會解釋道,韓國研究團隊所展示 LK-99 漂浮在磁鐵上的視頻,遠未達到固定磁通量的效果,論文數據也與一般的超導圖不同。

        那么,對于 LK-99 你又有什么看法,你認為它可能會是室溫超導體嗎?


        來源:CSDN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室溫超導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棋牌| 如东县| 博野县| 门头沟区| 贺兰县| 公安县| 沧源| 红安县| 旬邑县| 扬州市| 礼泉县| 阿克苏市| 楚雄市| 昌都县| 叶城县| 乐都县| 武定县| 平凉市| 邮箱| 丹寨县| 玉林市| 阳谷县| 南城县| 厦门市| 三都| 疏附县| 长葛市| 海林市| 平安县| 大冶市| 乐东| 城口县| 安义县| 丽江市| 桃园市| 谷城县| 华阴市| 吉林省| 永修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