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道超車。作者 | 張繼文
編輯 | 投資界
今年最大一筆半導體融資出現。近日,安徽長飛先進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38億元A輪股權融資,一舉創下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融資規模歷史之最,而投資方陣容震撼——光谷金控、浙江國改基金、中平資本、中建材新材料產業基金、中金資本旗下基金(中金上汽、中金瑞為、中金知行、中金啟合)、海通并購基金、國元金控集團旗下基金(國元股權、國元基金、國元創新)、魯信創投、東風資產、建信信托、十月資本、華安嘉業、中互智云、寶樾啟承、云岫資本等29家投資機構,蔚為壯觀。此時,長飛先進半導體成立僅僅一年。專注于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產品研發及制造,長飛先進半導體踩中了幾個歷史機遇——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SiC應用市場快速爆發,疊加各國對芯片產業加碼扶持,一躍而起。印象中,這應該是蕪湖崛起速度最快的獨角獸,堪稱眼下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火爆的最佳寫照。
01.打破半導體融資記錄蕪湖,剛來了一個新晉獨角獸
長飛先進半導體的誕生,始于長飛光纖。1988年,長飛由原郵電部、武漢市和荷蘭飛利浦公司三方創建,是中國光通信行業首家中外合資企業。引進荷蘭飛利浦的技術后,長飛光纖建成了國內首條光纖光纜生產線。2014年,長飛光纖在港股上市,兩年后纖棒纜三大主營業務全面問鼎全球第一。2018年,長飛光纖順利在A股上市,成為中國光纖光纜行業、湖北省唯一“A+H”兩地上市公司。歷時30余年,長飛光纖打破了國外壟斷,成為全球唯一掌握PCVD、VAD、OVD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并成功實現產業化的企業。后來便是長飛先進半導體的故事——為了完善產能布局,長飛光纖殺入了第三代半導體領域。2022年5月,長飛光纖完成對蕪湖啟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及蕪湖太赫茲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的收購與整合,并將公司更名為安徽長飛先進半導體有限公司,形成從設計、外延、晶圓制造到模塊封測的全產業鏈能力。此后,長飛先進半導體開始引進了近百名擁有半導體國際大廠背景的核心團隊成員,核心團隊成員平均15年以上行業從業經驗,并成功實現由“Foundry”到“IDM+Foundry”的業務轉型。目前,長飛先進半導體打造了完整的650V-3300V SiC產品矩陣,實現了從光伏、儲能、充電樁到新能源汽車等應用領域的全覆蓋,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專業的SiC晶圓代工服務體系。據《蕪湖日報》報道,長飛先進半導體已經是蕪湖市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其蕪湖基地已具有年產6萬片SiC MOSFET晶圓制造能力,為該市打造全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撐。創立僅僅一年,長飛先進靠著一筆A輪融資成為創投圈的現象級項目。從長飛光纖公告看到,公司子公司長飛先進半導體擬投資60億元,建設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生產項目。具體來看,投資總額60億元中包括約36億元的股權融資及約24億元的銀行貸款。具體來看,長飛光纖計劃出資近5億元,認購長飛先進半導體新增注冊資本和部分股東股份轉讓。長飛光纖總裁莊丹表示:長飛先進是長飛光纖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深度布局的重要舉措,也是長飛光纖近年來成功實施多元化戰略及戰略轉型的代表體現。作為擬出資最高的新股東,光谷金控董事長秦軍如此評價:長飛先進是國內領先的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制造廠商,其武漢基地項目對于打造光谷碳化硅芯片制造龍頭,完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而更多投資人則是看中了SiC的前景。正如富浙基金董事長張焱所說,一代材料一代應用,SiC自身的材料特性決定了其在高壓高功率領域具有獨特優勢,SiC功率器件相對Si基器件效率更高、尺寸更小,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領域快速滲透,有助于“雙碳”目標的實現。長飛先進堅定布局SiC產業,綜合實力國內領先,有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SiC器件生產廠商。“我們看好SiC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廣闊空間,在行業拐點和國產替代的雙重機遇面前,長飛先進半導體具備資金、人才、產能、客戶等方面的優勢。”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中金上汽投委會主席魏奇進一步補充。至此,一只新晉半導體獨角獸冉冉崛起。
02.為何是蕪湖?
長飛先進半導體落地安徽蕪湖市,并非偶然。為了發展第三代半導體,蕪湖籌謀已久。早在2017年,蕪湖高新區決定把微電子半導體產業作為核心產業,為此重點引入啟迪半導體公司(現長飛先進半導體)運營蕪湖第三代半導體工程中心,實現第三代半導體的材料生長、晶圓制造、封裝與測試。同一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蕪湖研究院成立,這是由蕪湖市人民政府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的微電子領域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平臺。該研究院結合蕪湖市的產業優勢,重點圍繞集微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的高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養和微電子產業培育開展工作。據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蕪湖研究院建設了先進微電子器件研究中心、超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研究中心、汽車電子關鍵技術研究中心、集成電路設計工程中心,致力于氮化鎵、碳化硅、金剛石等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為蕪湖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第三代半導體、汽車電子、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共性技術研究服務及培育人才助力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短短幾年時間,蕪湖先后集聚華東光電、天兵電子、啟迪半導體、賽騰微電子、芯塔電子、精嘉電子、瑞迪微電子、華沅微電子、英奇電子等四十余家企業,一張微電子產業版圖悄然浮現。那么,為何會是蕪湖?這與其自身在新能源汽車的積累關系密切。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蕪湖不僅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也是一個新能源產業重鎮。比如,被譽為“民族工業之光”的奇瑞汽車,正是來自蕪湖。“在找新車代工廠時,就想到了蕪湖的奇瑞汽車,現在公司一半的人都扎在蕪湖。”某家新能源卡車初創公司創始人分享道。就連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的造車項目洛軻汽車也選擇落在蕪湖。于是,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下游應用領域為支撐,蕪湖重點培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至今基本形成涵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設計、制造、封測、應用模組及銷售等方面的全產業鏈條,成為全省第三代半導體重要的創新高地和生產基地。昔日長江巨埠,今日創新之城,蕪湖給創投圈留下了深刻印象。
03.換道超車,血拼第三代半導體
蕪湖和長飛先進只是一縷縮影。如我們所見,不少城市都在爭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印象深刻是2022年底,香港特區政府發表《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推動新型工業化,當中具體列舉了半導體芯片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強調了香港要發展的是第三代芯片,尤其是基于氮化鎵的第三代半導體芯片產業。今年5月,北京順義區面向全球推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藍圖,明確指出順義區要“推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聚,建設工藝、封裝和檢測等共性技術平臺,打造國際第三代半導體創新高地”。更早之前的2021年,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江蘇平臺在蘇州工業園正式掛牌,表明以蘇州為軸心的長三角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格局基本成型,形成了完整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西安、廈門、青島、東莞、長沙、成都、無錫、常州、福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發布支持政策,政策紅利涉及集群培育、科研獎勵、人才培育、項目招商、生產激勵等多個方面,推動我國各地半導體產業集聚加速。其中,安徽省、天津市、福建省、云南省、青海省、西安市提出建設以5G為核心的氮化鎵射頻產業;河北省、山東省、湖南省、山西省、福建省側重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布局。目前來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密集度相對較高,而江蘇省和廣東省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更為全面。為何第三代半導體如此火爆?以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憑借高頻、高效、耐高壓、耐高溫、抗輻射等優越的性能脫穎而出,在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高速列車、智能電網、新型顯示、通信傳感等領域過得風生水起,并逐漸進入產業化加速放量階段。加之,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行業爆發,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更是成為了各大省市爭奪的熱門新賽道。半導體行業素有“一代材料、一代技術、一代產業”之說。而中國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有著相對領先優勢。正如多位投資人不約而同地表達一致看法——第三代半導體承載著我們半導體產業換道超車的希望。一個產業改變一座城,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如今第三代半導體賽道熱鬧非凡,沒有人愿意錯失這個“逆天改命”的機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