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GNSS監測站在滑坡和地質災害中的應用

        GNSS監測站在滑坡和地質災害中的應用

        發布人:物聯小學生 時間:2023-04-26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涉及的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等,已成為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環境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制約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地質災害監測手段主要采用群測群防,如:常規大地測量法,即平面位移采用經緯儀導線或三角測量、高程用水準測量。

        還有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全站儀導線和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方法。但是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人到現場觀測,尤其是南方山區,樹木雜草叢生,作業更加困難,難以實現無人值守監測。

        GNSS位移監測站可以對地表位移和建筑物的形變進行監測,如滑坡、邊坡位移、橋梁形變、水庫大壩、礦山地質災害等。

        GNSS位移監測站主要由 GNSS 天線、太陽能電池板、主控制機箱(內有主控傳輸模塊)和安裝支架組成,分為基準站和測量站,具有精度高、功耗低、性價比高、自動化、易于集成、可以連續長時間進行實時監測、安裝便攜等特點。

        GNSS的全稱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它是泛指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包括全球的、區域的和增強的,如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Galileo、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GNSS位移監測站在滑坡及地質災害監測中具有以下優點 ↓ ↓ ↓

        測量站與基準站之間的通信距離遠

        N+1靈活組網布點的方式(即一個基準站對應多個測量站,一個基準站最多對應32個測量站),常規版基準站與測量站之間的視距為 5 千米以內,加強版的視距可達30 千米,且中間不需要過渡點,也不必建標,節省大量財力物力!變形監測網的布設更為自由、方便。

        可同時測定點的三點位移

        采統的大地測量方法進行變形監測時,平面位移通常是用方向交匯、距離交匯、全站儀極坐標法等手段來測定;而垂直位移一般采用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兩種方式共同使用無疑再次增加了工作量,而利用GNSS技術進行變形監測則可同時測定點的三位位移,更加簡單方便、準確快捷。

        測量精準,不受天氣影響

        GNSS位移監測站中的高精度GNSS芯片聯合RTK載波相位差分定位技術,能夠最大限度接收GNSS衛星信號,保證響應快速、測量準確,不受氣候條件的限制,在風雪雨霧中仍能進行觀測,這對于汛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監測非常有利。

        全天候監測,自動化無人值守

        GNSS位移監測站可以通過4G或者以太網的方式將監測到的數據24小時上傳至環境監控云平臺,構建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化無人監測系統,不僅保障了長期連續運行,還大幅度降低了變形監測成本,提高了監測資料的可靠性。

        并且,環境監控云平臺功能強大,擁有自動超限報警、實時數據查看、歷史記錄查詢/下載/導出/打印、支持多級權限訪問、增添子賬號、電子地圖、大屏可視化等功能。

        其中的超限報警功能更是擁有重要作用。用戶可以根據監測環境提前為GNSS位移監測站設置位移變化量的上限值,當位移變化量超過此限值,平臺便會第一時間向用戶發出報警信息,危急時刻,給與用戶警示,提前洞察危險,以便及時撤離。

        設備還預留 485 通信接口,可做 485 從站,搭配本地監控平臺使用。

        毫米級定位精度

        GNSS位移監測站毫米級的定位精度滿足了多數場景下變形監測的精度要求,是幫助人們預測、監督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中的一種有效手段。

        太陽能供電

        低功耗設計,配備太陽能供電系統,充滿電可連續使用 5 天。

        現場安裝使用圖: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GNSS監測站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津市市| 洞口县| 新晃| 江华| 白玉县| 监利县| 娱乐| 彭泽县| 沾益县| 滨海县| 巢湖市| 游戏| 白山市| 汪清县| 永安市| 福州市| 衢州市| 丹江口市| 汝州市| 林口县| 土默特左旗| 县级市| 喀什市| 仪陇县| 崇州市| 海安县| 大足县| 视频| 文山县| 扎兰屯市| 那坡县| 达拉特旗| 永兴县| 海晏县| 乐亭县| 娄底市| 金堂县| 疏附县| 刚察县|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