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雷軍投資的第一家芯片公司,上市了!

        雷軍投資的第一家芯片公司,上市了!

        發布人:芯東西 時間:2023-04-12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米OV英特爾參投,國產電源管理芯片龍頭上市,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全球第一。

        作者 |  翊含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4月7日報道,剛剛,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芯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其發行價為39.99元/股,發行市盈率71.56倍,開盤價為54.00元/股,漲幅達35.03%;截至9點37分,股價最高上漲62.54%至65.00元/股,總市值逾246億元。

        圖片

        ▲開盤后股價變化情況

        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是國內在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實現高端產品國產替代的公司之一。以2021年出貨量口徑計算,該公司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這可以說是雷軍投資的第一家芯片企業。2018年1月,小米旗下的紫米科技與雷軍合伙創建的順為資本,參與了南芯科技的A輪融資,打響小米踏足半導體投資戰場的第一槍。杭州順贏、順為科技、小米基金、紫米電子等由雷軍持股或控制的機構,均出現在南芯科技的股東陣容之中。其前十大股東還包括國資上海集成以及安克創新、OPPO、vivo、英特爾等巨頭作為國內最先布局USB-PD充電管理的公司之一,南芯科技已成為國內消費電子充電管理市場的中堅力量,直接與同行業國際大廠競爭,并取代了部分國際大廠市場份額。其充電管理芯片產品中,部分型號的關鍵技術指標已具備了比肩或超越國外競品的性能阮晨杰是南芯科技的實際控股人兼董事長。2019-2022上半年,南芯科技累計營收20.46億元,累計凈利潤達4.27億元。

        圖片

        ▲南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阮晨杰先生上市致辭

        本次IPO擬募資16.58億元,用于投資高性能充電管理和電池管理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高集成度AC-DC芯片組研發和產業化、汽車電子芯片研發和產業化、測試中心建設等相關項目。

        圖片

        ▲募資信息


        01.三年半營收20億元,2021年扭虧為盈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南芯科技營收分別為1.07億元、1.78億元、9.84億元及7.76億元,2020年和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65.89%和451.96%,2019年至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2.59%。南芯科技營業收入全部為主營業務收入。同期,南芯科技凈利潤分別為-0.1億元、-0.08億元、2.44億元及2.02億元;南芯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0.25億元、0.39億元、0.94億元及0.70億元。

        圖片

        ▲2019-2022上半年南芯科技營收、凈利潤、研發費用變化(芯東西制圖)

        報告期內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公司抓住了電荷泵作為手機大功率充電方案快速滲透及國產替代帶來的發展機遇,推出能與國際大廠直接競爭的高性能產品。受到行業總體需求下降、行業競爭加劇、2021年行業普遍缺芯現象逐步緩解從而客戶下單回歸理性等因素影響,2022年1-6月公司新增訂單金額3.85億元與2021年1-6月新增訂單金額11.21億元相比下降幅度較大。截至報告期末,南芯科技共有研發人員214人,占員工總數的55.73%。南芯科技擁有Charge pump、DC/DC、AC/DC、有線充電、無線充電、快充協議、鋰電保護等多條產品線,在消費電子、工業及汽車電子領域推出高性能電源及電池管理芯片。

        圖片

        ▲南芯科技主營業務圖

        南芯科技主營產品為充電管理芯片以及其他電源及電池管理芯片,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布變化如下圖所示:

        圖片

        ▲南芯科技主營產品收入分布變化(芯東西制圖)

        報告期內,南芯科技主要產品的銷量分別為0.66億、1.19億、4.30億、2.66億顆。

        圖片

        ▲南芯科技按產品類別分類的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2019年、2020年同行業各可比公司毛利率相對保持穩定,2021年以來毛利率多數實現了較大幅度提升,而2022年1-6月毛利率與2021年相比整體穩定,且報告期內毛利率水平主要集中在30%-60%之間。因此,南芯科技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可比公司基本一致,基本處于可比公司合理區間之內。

        圖片

        ▲同行業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對比分析

        報告期內,南芯科技累計研發投入2.2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1.11%。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芯科技已取得境內發明專利54項,境外專利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59項。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公司核心技術收入占比分別為93.60%、94.52%、99.34%及99.73%,核心技術產品應用在手機市場、其他消費市場、工業市場及汽車市場,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產業落地。南芯科技多次在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及推出高性能產品,部分產品的關鍵技術指標已具備了與國外龍頭廠商相競爭的性能或超越國外競品的性能,實現進口替代。該公司成立以來主要產品線拓展及產品推出情況如下:

        圖片

        ▲主要產品線拓展及產品推出情況


        02.產品直銷榮耀落地小米、海康威視、沃爾沃


        目前南芯科技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報告期內,南芯科技直接客戶主要包括增你強集團、國迅電子、環晨集團、榮耀、威健集團、亞美斯通、國迅電子、安宏電子等,終端品牌客戶包括榮耀、OPPO、小米、vivo、moto等手機品牌,Anker、紫米、貝爾金、哈曼、Mophie等其他消費電子品牌,大疆、海康威視、TTI、沃爾沃、現代等工業及汽車品牌。南芯科技客戶集中度不是很高,其前五大客戶收入分別為0.68億元、1.12億元、6.04億元、6.01億元,占比分別為62.94%、63.00%、61.37%、77.52%。

        圖片

        ▲南芯科技前五大客戶銷售情況

        報告期內,南芯科技重要供應商主要包括中芯國際、長電集團、華虹集團、東部高科、華天集團、嘉盛半導體、顧中科技等。南芯科技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0.79億元、1.17億元、6.82億元、4.82億元,占各年度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3.88%、90.90%、88.86%、91.98%,近兩年供應商較為集中。

        圖片

        ▲南芯科技前五大客戶采購情況

        報告期內,南芯科技主要采購情況如下:


        ▲南芯科技主要采購情況

        報告期內,南芯科技晶圓和封裝測試服務平均采購價格情況如下:


        ▲南芯科技晶圓和封裝測試服務平均采購價格情況


        03.OPPO、vivo、英特爾、小米持股


        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發行人的股權結構如下:

        圖片

        ▲南芯科技發行人股權結構

        從股權結構圖可以看到,“雷軍系”資本大批量的參與投資南芯科技。南芯科技的第五大股東杭州順贏,與順為科技、武漢順贏、武漢順宏為一致行動人。這些機構背后的順創資本和武漢順創均由馬文靜、雷軍、曹莉平共同持股;小米基金和紫米電子為一致行動人、同一控制下企業,實際控制人均為雷軍。安克創新、OPPO通信、維沃通信(vivo)、英特爾等產業巨頭,分別是南芯科技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東。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發行人子公司、分公司及參股公司的股權結構如下:

        圖片

        ▲南芯科技發行人子公司、分公司及參股公司的股權結構

        阮晨杰是南芯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20.22%,并以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36.20%的股份。其第二大股東辰木信息是公司員工持股平臺之一,持股14.27%;第三大股東是國資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持股6.88%。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除南芯科技外,南芯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無控制其他企業。本次發行前,南芯科技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如下表所示:

        圖片

        ▲南芯科技公司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南芯科技核心技術人員共3名,具體情況如下:

        圖片

        ▲南芯科技核心技術人員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資、獎金、 股權激勵等組成。南芯科技的獨立董事在公司領取獨立董事津貼,在公司擔任具體經營管理職務的非獨立董事和監事領取相應的薪酬,未在公司擔任具體經營管理職務的董事不領取薪酬。2021年,南芯科技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薪酬情況如下:

        圖片

        ▲南芯科技現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2021年在公司領取薪酬/津貼情況


        04.結語:國產替代潛力巨大核心供應商均為本土企業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迅速,部分國內模擬芯片廠商在細分市場與國際大廠的技術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國內電源管理芯片公司中小功率段的消費電子市場已經逐漸取代國外競爭對手的份額。但在產品目錄、客戶構成、營收、人員等維度來看,國內公司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從自主可控的角度來看,南芯科技的核心供應商均為本土知名企業:其主要晶圓供應商有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并早在2019年就采用了12英寸晶圓工藝。其主要封測供應商有長電集團、華天集團、嘉盛半導體。在近年來產能緊缺和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完備的本土供應鏈有助于保障產能供給和產品交付的穩定性與及時性。相比國際知名廠商,南芯科技規模相對較小,資金實力更為有限,在新領域的開拓和抗風險能力上存在一定劣勢。考慮到國際龍頭企業多采用IDM模式,在內部資源整合、全產業鏈品質管控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南芯科技如想提高競爭力,還需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參與度。圖片

        圖片芯圈IPO

        深度追蹤國內半導體企業IPO;在國產替代的東風下,一批優秀的國內半導體公司正奔赴資本市場借勢發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公司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余姚市| 镶黄旗| 靖江市| 阳新县| 株洲县| 清远市| 桐柏县| 中西区| 皋兰县| 蒲江县| 千阳县| 肃北| 辽中县| 桂东县| 乡城县| 榕江县| 怀柔区| 乌苏市| 台北县| 都安| 江达县| 惠来县| 巩义市| 浠水县| 遵化市| 紫阳县| 东莞市| 铜山县| 拜泉县| 肇源县| 磴口县| 华坪县| 高邮市| 故城县| 新田县| 滦南县| 霍林郭勒市| 华容县| 临夏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