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專題之電阻-37:選擇熱敏電阻,需要特別關注哪些內容
當選擇熱敏電阻時,要關注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誤差規格:由于熱敏電阻的本質是以電流流過熱敏電阻時產生的電壓來檢測熱量,因此應確定誤差規格,以確保熱敏電阻的準確性。
2. 熱電阻類型:從質量控制角度出發,可以考慮選擇合格的熱敏電阻類型,常見的熱敏電阻類型有RTD和Pt100,這兩種類型的熱敏電阻都用于測量溫度,但它們的特性有所不同,應根據現場條件來確定適用熱敏電阻類型。
3. 電阻值:需要選擇與溫度范圍以及溫度測量范圍相符的電阻值,為此應先確定溫度范圍,然后根據實測值來選擇電阻值,注意,電阻值越大,溫度測量誤差也越大。
4. 電纜:當需要長距離傳輸溫度數據時,可以使用高精度電纜,電纜的長度也會影響熱敏電阻的精度,如果電纜太長,會使熱敏電阻的精度降低,所以在選擇電纜時,應考慮其容量和長度。 5. 穩定性:合理使用熱敏電阻可以有效提高穩定性,特別是在實際應用中,熱敏電阻會遇到外界強烈非線性干擾,此時要求熱敏電阻具備較強的穩定性,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6. 施加溫度:如果測量溫度范圍比較寬,就必須考慮施加溫度的問題,由于熱敏電阻的特性,在施加溫度變化時,它的電阻也會有所變化,因此要施加合理的溫度,以滿足量測溫度的要求。
7. 殼體:熱敏電阻殼體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它的材質和質量會影響熱敏電阻的穩定性,在生產制造中,應確保熱敏電阻的外殼有良好的導熱性能,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選擇熱敏電阻時要關注誤差規格、熱電阻類型、電阻值、電纜、穩定性、施加溫度和殼體,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當使用熱敏電阻進行測量時,除了以上提到的有關選擇熱敏電阻時要注意的方面外,同時還要考慮其它因素,比如測量環境、連接方式、安裝形式等,它們也是影響熱敏電阻精度的重要因素。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測量環境:在測量溫度時,應保證熱敏電阻和測量物體之間存在足夠的空間,以防止熱的傳導影響熱敏電阻的測量精度。
2. 連接方式:對熱敏電阻的連接也是很關鍵的,常見的連接方式有插入式、卷繞式和粘結式,要根據實際應用的環境來選擇最佳的連接方式。
3. 安裝形式:正確的安裝形式有利于熱敏電阻的準確性,安裝位置也要仔細考慮,最好是選擇室外和室內相同的空氣中心線,以盡量減少影響測量結果的影響。

4. 電纜:選擇可以抵抗電磁干擾的電纜,這樣可以有效保證熱敏電阻在測量溫度時的準確性,而且要保證電纜的長度,這樣可以確保熱敏電阻在測量溫度時的精度和穩定性。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