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專題之電阻-42:壓敏電阻的流通量介紹
壓敏電阻是一種電子構件,用于檢測及計算多種物理量,例如溫度、壓力和加速度等。

壓敏電阻的工作原理是:當外界物理量發生變化時,會使壓敏電阻內部的電阻值發生變化,使電路中的流量發生變化,從而檢測及計算多種物理量。
壓敏電阻的流通量主要取決于電路中三個要素:
首先是受外界物理量刺激時壓敏電阻內部電阻發生變化后,從而使得電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
其次是電路中的電阻值;最后是電源的電壓變化。 具體來說,電流的流通量是由電壓、電阻和壓敏電阻的內部電阻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來控制的:

① 電阻的變化與電流的變化:將電阻的變化的觀點引入到電路中,當電阻變化時,電流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電路中的流通量的變化。
② 壓敏電阻的內部電阻變化與電流的變化:當壓敏電阻受外界物理量刺激時,則其內部電阻發生變化,從而使得電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
③ 電壓的變化與電流的變化:當電源的電壓變化時,會使得電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壓敏電阻的流通量是由電路中三個要素所共同影響和控制的,包括電壓、電阻和壓敏電阻內部電阻的變化。

因此,要改變壓敏電阻的流量,就要改變電路中的一個或多個要素。
常見的壓敏電阻有一次性電阻和重復性電阻兩種,其中一次性電阻是一次激勵后,電阻值就固定不變;重復性電阻則是每次受外界物理量刺激后,電阻值都發生變化,重復性電阻可多次重復使用。
壓敏電阻的流通量還受外界物理量的影響,不同物理量對壓敏電阻的變化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溫度的變化,一般的壓敏電阻會產生1μA / ℃的變化;壓力的變化,一般的壓敏電阻會產生100μA / psi的變化;而加速度的變化,一般的壓敏電阻會產生10μA / g的變化。
因此,在設計使用壓敏電阻的電路時,要確定壓敏電阻所需要檢測的外界物理量,以便確定合適的壓敏電阻,使其產生最大化的變化,從而最大化地提高電路中的流量變化率和流量變化量。

壓敏電阻的流通量穩定一般需要一定的外界激勵,一旦外界激勵小于一定程度,壓敏電阻就會失去量測效果,從而使得電路中的流量變化大大降低。
因此,在使用壓敏電阻的電路中,要求其外界激勵的穩定性,以免影響電路的運行。

另外,壓敏電阻的流通量還受引線處的阻抗影響,由于引線處的阻抗會影響壓敏電阻所測量的信號的精度,因此,在使用壓敏電阻的電路中,一定要控制引線處的阻抗值,使其保持在一個最小的值以內,以保證壓敏電阻的流量的精度。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