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三星或成iPhone最大供應商,京東方要帶國產屏沖刺全球第一?
前言
1月4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推文稱,京東方取得2H23新款iPhone 15與15 Plus大部分顯示屏訂單,最快或將在2024年擊敗三星和LG,成為蘋果iphone系列的最大OLED屏幕供應商。
成為蘋果頭部供應商,或許是所有進入和以期擠進“果鏈”的企業共同的目標,其意味著營收規模的急劇擴大,以及在資本市場獲得較高估值。
因此,作為國產“面板一哥”的京東方如能順利獲取蘋果大單,將助力其在屏幕領域奪得更多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DSCC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能夠占據全球OLED市場47%的份額,緊追韓國 (51%) 的市場。顯然,京東方是國產屏幕崛起的主力。
所以無論就京東方發展而言,還是“中國制造”的實力來看,這都是一則讓人拍手叫好的消息。但從“果鏈”的競爭趨勢來看,亦存在一定隱憂。
以近日蘋果砍單傳聞為例,據日經新聞報道,蘋果以需求減弱為由,通知中國大陸供應商本季減產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組件。傳聞一出,A股蘋果概念股反應強烈,果鏈三巨頭之一的立訊精密跌停,東山精密跌幅超過9%。
盡管相關公司隨后澄清,但蘋果砍單對A股產業鏈的影響眾目共睹。
01
京東方有望成為iPhone顯示屏的最大供應商
近日,天風國際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推文稱,預計京東方將在2024年開始為高端iPhone大規模出貨LTPO顯示屏,三星和LG顯示也是供應商。
他認為,如果京東方能夠獲得20-30%的2H24高端iPhone LTPO顯示屏的訂單,并保持2H24低端iPhone顯示屏70%左右的市場份額,那么京東方將可能成為2H24新iPhone顯示屏的最大供應商。

郭明錤還提到,京東方在2022年的iPhone顯示屏出貨占比僅約12–15%,因而即便 iPhone 出貨在2023受到經濟衰退的負面影響,京東方因2022年iPhone顯示屏出貨基期低的原因,在2023年仍能輕易達到70–100%YoY(年同比)的高出貨增長,顯著優于大部分蘋果供應商。
他表示,京東方未來2–3年來自其他新應用的關鍵獲利增長動能,包括蘋果用的中大尺寸OLED、中大尺寸mini-LED,以及更低價的Android手機折疊屏。
對于京東方將成為蘋果最大的屏幕供應商這一傳聞,并未被正面證實,京東方董秘辦人士僅作了官方回應:公司在持續對蘋果等客戶資源進行拓展或加深合作,目前不便對單一客戶信息進行過多透露,具體以公告為準。
作為iPhone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圍繞OLED屏幕的供應鏈競爭一直較為激烈,三星長期占據主位,其次是LG和京東方,而考慮到分攤風險和成本,及保持對現有供應商的掌控,蘋果也在引入更多合作企業。
事實上,三星、LG在OLED屏方面居于全球首次位,三星的優勢在于手機OLED屏,LG則在大屏OLED屏等方面占據上風,如電視OLED屏。京東方在屏幕領域總體排名第三,受益于蘋果及國產手機的支持,其在手機OLED屏上排名第二。

據悉,2022年前三季度京東方柔性OLED出貨持續增長,出貨量近5,000萬片,Q3出貨量1800萬片。據咨詢機構數據,其市占率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二。
在蘋果的iPhone系列中,京東方提供的OLED屏所占份額最低。占據最大份額的是三星,其次是LG,京東方排最后。另外三星、LG供應的是更高級的iPhone Pro系列屏幕,而京東方供應的是iPhone普通版的屏幕。
但根據郭明錤分析,京東方未來將開始為高端iPhone出貨,這對于該公司長遠經濟效益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表示,“京東方進入‘果鏈’,且有望逐步拿下高端產品供應份額,說明中國制造的質量和水平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供應鏈體系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02
加入“果鏈”,能改變什么
一直以來,擠進“果鏈”是無數代工企業的重要目標,蘋果海量的訂單能夠為合作伙伴帶來非常可觀的財務回報,同時推動這些企業快速成長。
據了解,蘋果會幫助供應商建立生產線,并安排內部人員入駐代工廠,負責方案指定、生產指導、質量檢測等流程,蘋果嚴格的品控要求,促使供應商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成為“果鏈”一員對于供應商而言,其實是一種證明與背書,相當于拿到了業界對該公司產品與技術認可的“金字證明”。
不過,高回報意味著高難度,蘋果對供應商的考核也極為苛刻,精尖技術與規模產量缺一不可。
根據蘋果公布的供應商名單,京東方是2020年新加入的“果鏈”。但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稱京東方將進入“果鏈”為iPhone供貨。
2017年,蘋果推出采用柔性OLED屏幕的iPhone X,這是蘋果手機首次采用此技術。柔性屏設計的折疊屏當時只有三星能批量生產,制造難度疊加獨家生產,成本可想而知。依靠領先的技術及蘋果的蓋章認可,三星OLED面板市場份額一度沖到90%,幾乎壟斷手機屏幕市場,收獲了巨額利潤。
同年,京東方緊追三星的腳步,宣布其第6代AMOLED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實現量產,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生產柔性顯示屏的國家。華為是其首位客戶,此后小米等國產手機也都使用了京東方生產的柔性OLED屏。
彼時關于京東方將加入“果鏈”的消息就不斷傳出。但即使擁有了精尖技術,達到“果鏈”入門產量要求也并非易事。
當時京東方6代生產線滿產的產能是4.8萬片。而蘋果級別的產量,例如2020年上半年iPhone 11賣出超3370萬臺,以此數據推測,假如三星、LG與京東方平分訂單,在保證90%良品率的前提下,京東方需要實現2500萬片/年的產量。這對京東方來說,并非短期就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從2016年開始,京東方連續三年總投入3500億用以擴建AMOLED產線,擴產帶來了成倍的財務壓力,成效也是顯而易見的。

2021年,京東方開始為6.1英寸的iPhone13供應少量OLED顯示屏,彼時三星與LG拿走了iPhone 13系列80%的柔性AMOLED面板訂單。2022年,京東方供應蘋果iPhone OLED約為是2021年的3倍,當時預計京東方出貨600萬塊,三星出貨8000萬塊,巨大的差距仍然存在但趨勢上正在縮小。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則“京東方有望成為iPhone15第一顯示屏供應商”消息,就會發現其對于京東方而言意義重大。
事實上,京東方在部分主流顯示產品方面,出貨量和市占率持續穩居全球第一,其行業地位早已奠定。加入“果鏈”之后,改善更為顯著的或許是其此前因建廠擴產帶來的財務壓力,2021年京東方為iPhone供應OLED面板,據悉這年京東方凈利潤高達258.26億元,同比增長412.86%,業績增長比例相當驚人。
不過,加入“果鏈”并不代表供應商就可以高枕無憂,近兩年“果鏈”帶來的風險也愈發明顯,為國內供應商們敲響了警鐘。
03
“果鏈”上的中國制造,理應走得更高更遠
熟悉“果鏈”的人或有所了解,蘋果為避免供應商一家獨大,對他們采取“賽馬機制”,這就意味著供應商隨時面臨被剔除的風險。從被蘋果剔除"果鏈"的企業境況中,可以窺見的是,過分依賴蘋果必然會迎來一個悲傷結局:業務受到重創,甚至面臨負債破產的風險。
例如2022年12月,作為“果鏈龍頭企業”的歌爾股份被蘋果砍單后,公司盈利預告直接砍半下調至17.1億元~21.37億元,實現凈利潤預計減少23.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0%~60%,業績影響顯著。
無獨有偶,2021年,歐菲光被蘋果終止采購關系后,凈利潤暴跌逾九成。時至今日其被剔除“果鏈”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營收和業績連續數年出現巨額虧損,根據該公司最新財報,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僅為108.24億元,是2014年以來同期最低;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約32.81億元,創下公司歷史虧損之最。
僅2021年,國內超過34家供應商企業遭遇了被蘋果拋棄的命運。
被剔除“果鏈”,一方面由于蘋果的篩選機制,另一方面也反應出國產供應商的貢獻小,可替代性強。南方日報曾調查蘋果供應商發現,iPhone處理器芯片、屏幕膜組、射頻器件等80%左右的核心零部件仍源于歐美地區及日、韓等國家,國內供應商的主營業務集中在供應鏈的非核心環節,被取代風險很大。
與此同時,因為蘋果不斷引入、更新供應商名單,競爭加劇的背面則是代工企業的毛利率下降,供應商們的處境可以說是既被動又卑微,沒有議價權,只能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質量來獲得蘋果的青睞。
這些都是“果鏈”帶給供應商的不利因素。
最近的傳聞中,蘋果砍單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相關果鏈企業股價大跌,也足以說明“果鏈”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加劇。
再者,消費電子市場的持續低迷以及蘋果產品的創新力衰減等因素,都在影響蘋果手機需求的變動,供應商們有必要警惕蘋果需求的超預期下滑。

根據IDC預計2023年隨著疫情緩解,及全球消費能力恢復,智能手機2023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2.8%,但遠不及2021年。
如國際市場調研機構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所說,“蘋果概念股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反映出市場對蘋果供應鏈的信心不足,‘果鏈’不穩定性越發凸顯,對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影響較大。‘果鏈’企業應做好應對準備。”
近期,關于蘋果、戴爾等巨頭外企計劃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不斷,事實上,“中國制造”并不容易被替代。但顯然蘋果等美企已下定擺脫“中國制造”的決心,那么,“中國制造”也應減少對境外客戶的過度依賴,走向更高更遠處。
總 結
最后,我們再回到京東方事件上來,業內人士表示,蘋果在高端產品上加大國產屏幕的供貨比例,有助于中國供應鏈廠商邁向更高臺階。但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正如上文所分析,風險也時刻伴隨,需要警惕。
另一方面,京東方未來能否帶領國產屏奪得全球第一的寶座?目前來看,仍有一段距離。據市調機構stone partners公布的2022年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數據報告,三星顯示(剛性+柔性)出貨量為8630萬片,占比62.9%,排名第一。京東方(柔性)出貨量2100萬片,占比15.3%,排名第二。
在OLED領域,京東方在市場占有率、產線數量及技術成熟度上都與三星有較大差距。不過,OLED商業前景廣闊,在國產手機廠商及蘋果的支持下,中國面板一哥京東方仍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