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AC/DC變換電源圖及其工作原理

        AC/DC變換電源圖及其工作原理

        發布人:河北穩控科技 時間:2023-03-02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BOSHIDA 三河博電科技 AC/DC變換電源圖及其工作原理

        IMG_20230222_131008.jpg

        1、逆變供電電源

          a.直流供電時,由直流供電電壓經開關S1,隔離三極管VD1,保險絲FU2及由C2、C3、L1組成的π型濾波器后作為逆變器的供電電源。

          b.交流供電時,由220V50Hz的交流開關S2,變壓器T1變壓、VD3~VD6整流、C1濾波后得到一個約-50V的直流電壓,再經過交流切換電路,保險絲FU2和由C2、C3、L1組成的π型濾波器后作為逆變器的供電電壓。

          C2、C3和L1組成的π型濾波器,一方面作為交流供電時的濾波用;另一方面作為逆變器共用一個供電電源時的去耦作用。

        2、交直流切換電路

          交直流切換電路是以直流為主供,交流為備用時加入的,它由VT10~VT14等組成。當直流供電電壓消失或降低到某一值時,電路即能自動切換至交流供電。

        電源模塊.png

        3、逆變器

          逆變器將-48V直流變換為頻率約為70KHz的兩組電壓約為26V的矩形方波,電路容易起振、效率較高的自激推挽式電路。

          逆變器由VT2、VT3、VD7、VD8,C4、C5、R3和

          T2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接通電源后,通過R1同時向VT2、VT3基極注入電流,故開始時兩管是同時導通的。但由于兩管工作狀態不可能完全一樣,故兩管的電流也不一樣;若VT2導電較強,其集電極電流就大,通過反饋線圈N6-7、N7-8的正反饋,使VT2導電更強,集電極電流更大,很快進入飽和導通,而VT3導電減弱,集電極電流減小,很快進入截止狀態。

          VT2飽和導通后,由于T2變壓器N1-3線圈上的電壓U13≈E是不變的,故線圈中的磁化電流將呈線性增加,直至鐵芯飽和,則線圈中的感應電勢消失,使所有線圈中的感應電壓為零隨之產生反電勢,使線圈的感應電壓極性改變,此時線圈中反饋電壓的極性使VT2基極變負而截止,VT3基極電位升高而導通。

          VT3飽和導通后,電路中又發生VT2飽和導通后的類似過程。如此循環,兩管交替和截止,在電路中產生振動,在T2次級即可得到一個交變的矩形方波。

          C4、C5用來扼止高頻干擾,防止高頻自激。VT7、VT8用其正向壓降箝位于截止管基極和****極之間,保護VT2、VT3免受損壞。

        4、+18V穩壓電源

          +18V穩壓器采用了一般串聯式穩壓電路。R12、RP2、R13為取樣電路,VT9、R10、R11等組成了單端輸出的差動放大器。為了提高穩壓電路的穩定性采用了輔助電源,由VD13、VD14、VD17、C6、C7、C12、R5等組成。基準電壓由R9、VD16提供,在R9上獲得。VT5為調整管,VT6、VT7為復合放大管。

          C8為輸入端濾波電容,C13為輸出濾波電容。C9、C10用來消除高頻干擾,防止自激。C11用來改善電路的暫態相應,減小紋波。

        5、-24V穩壓器

          -24V穩壓器采用了最簡單不可調的串聯式穩壓電路,保證了輸出電壓在±2V范圍內變化,由調整管VT4、限流電阻R4及穩壓二極管VD15組成。其原理如下:

          當由于某種原因引起輸出電壓升高時,由于VD15的穩壓作用,VT4的Ube將增加(****極電位變負)使VT4的基極電流減小,而使調整管內阻加大,管壓降增大,使輸出電壓下降;同樣當輸出電壓下降時,通過相反的變化又使輸出電壓上升,從而使輸出電壓基本保持不變。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长沙县| 师宗县| 蒲江县| 安徽省| 阳原县| 尼木县| 湖州市| 马尔康县| 定远县| 道孚县| 会宁县| 舒城县| 米易县| 屏山县| 札达县| 抚远县| 江口县| 中超| 木里| 大埔县| 连城县| 安丘市| 连云港市| 天等县| 休宁县| 手游| 武川县| 交城县| 西安市| 溧阳市| 盐边县| 元江| 登封市| 永宁县| 仙桃市| 神木县| 唐山市| 泰和县| 雷州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