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034_Splitter之十三:有隔離寬帶功分器

        034_Splitter之十三:有隔離寬帶功分器

        發布人:EDA365 時間:2023-01-22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034_Splitter之十三:有隔離寬帶功分器的仿真設計,碎片三分鐘,收獲一丟丟。

        有隔離寬帶等功分器

        有隔離寬帶等功分器,是在無隔離寬帶等功分器的每一節都增加隔離電阻。

        推導隔離電阻值的公式有點復雜,直接野蠻優化吧,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032_Splitter之十一:無隔離寬帶功分器》為例,優化好一個無隔離寬帶等功分器之后,固定寬帶阻抗變換器的每一段的寬度、長度保持不變,在變量控制器VAR1中將線寬W1~W8、λ/4長度L90的優化選項Clear掉,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增加8個電阻,電阻值在VAR2控件中設置好:R1~R8,范圍50~2000歐,并全部設置好優化功能Optimization = Enable。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增加優化目標Goal,要求2~18GHz頻帶內的dB(S(2,3))<27dB,這個值可根據優化結果做靈活調節。開始優化。各電阻值的優化數據在上圖綠色框的VAR2控件中顯示。

        第四步:由于這是一個拓撲結構鏡像對稱的等功分器,線寬、線長都繼承于上一個無隔離寬帶功分器的電路模型,所以回波損耗、功率分配比指標也繼承不變。只需要查看隔離度指標:

        隔離度指標優于25dB。

        有隔離寬帶不等分功分器

        也許是應用范圍小,也許是拓樸結構太復雜,所以基本上看不到這種有隔離寬帶不等分功分器的仿真設計例子。

        但同學們如果認真看了島主前面寫的功分器的十幾篇文章,甚至按照步驟操練過一遍,積累起功分器知識體系,那么就應該知道這種有隔離寬帶不等分功分器的仿真設計步驟不復雜。

        假設有隔離寬帶不等分功分器的節數N=3,但其基本拓撲結構很復雜,如下圖所示,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N節有隔離電阻,后半部分M節無隔離電阻。為什么要搞得這么復雜,分為前后兩部分?

        參見文章《013_Splitter之三:帶隔離電阻的功分器》。


        第一步,按照《013_Splitter之三:帶隔離電阻的功分器》中的做法,確定R3上端向右看過去的等效電阻Z14e和R3下端向右看過去的等效電阻Z15e。

        第二步,按照《015_Splitter之五:無隔離電阻的T形節》中的做法,確定P1的T形節上端向右看過去的等效電阻Z11e和P1的T形節下端向右看過去的等效電阻Z21e。

        第三步,按照《028_多節階梯阻抗變換器工程設計的公式推導》中的公式,確定從Z11e轉換到Z14e的寬帶阻抗變換器的節數N1,確定Z21e轉換到Z24e的寬帶阻抗變換器的節數N2。通常選取功率較大的那個支路的節數,當做有隔離電阻的功分器的前半部分的節數,因為這個支路對回波損耗指標的貢獻權重大。建立多節寬帶阻抗變換器電路模型,野蠻優化出前半部分各段阻抗Z11~Z13、Z21~Z23。

        第四步,與上一步相似,建立多節寬帶阻抗變換器電路模型,野蠻優化出后半部分各段阻抗Z14~Z16、Z24~Z26。

        第五步,根據上兩步優化的結果,建立起完整的有隔離寬帶不等分功分器模型,將各段阻抗都固定住(Optimization選項Clear),再野蠻優化出各隔離電阻值。

        電路模型及仿真指標(略)。

        原文 https://www.eda365.com/thread-606233-1-1.html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功分器 隔離寬帶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北川| 筠连县| 拜泉县| 砀山县| 青神县| 太仆寺旗| 龙陵县| 长丰县| 行唐县| 亳州市| 云和县| 滕州市| 凯里市| 原平市| 巩义市| 平武县| 陆丰市| 南阳市| 锡林浩特市| 禄劝| 德阳市| 亳州市| 邯郸县| 西畴县| 武冈市| 河津市| 开江县| 讷河市| 武鸣县| 阳春市| 石景山区| 石门县| 兴海县| 抚远县| 东兴市| 江孜县| 汾阳市| 乐清市| 鹿邑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