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驅動開發面試經歷分享
最近匆匆忙忙的投簡歷、面試終于告一段落了,現在終于可以抽出時間將整個過程給記錄下來了,希望能夠對正在或者即將找工作的朋友提供一些幫助。
面試崗位:Linux驅動工程師或者BSP驅動工程師
持續時間:3周
目前結果:2個offer,4家等通知,1家待面試
面試涉及公司的類型:手機研發,汽車智能駕駛,AI/IOT芯片級驅動
手機研發這一塊主要是各種sensor驅動(IMU、Psensor、指紋模塊,LCD、TP驅動,Camera驅動,Audio驅動;汽車智能駕駛主要是車載或者是車機系統,車載的話一般都是Android平臺,涉及的模塊有audio、LCD、GPS,車機系統一般跑的都是Linux系統或者其他RTOS,芯片大多用的都是NXP或者RK的,涉及的模塊有Can總線、網絡模塊、camera模塊等;芯片公司這塊主要是做我們國產的芯片,涉及所有的芯片級的外設驅動及controller驅動(I2C控制器、SPI控制器、MIPI CSI、DSI等)。
驅動面試秘籍根據我個人的面試經歷,要想在驅動崗位的面試中如魚得水,那么下面的內容是你在面試前務必要熟悉的:
I2C、SPI、UART、MIPI、Can、Lin通訊協議
I2C、SPI驅動框架
Input子系統,Led子系統等各種子系統驅動框架
Sensor驅動框架(IMU、Psensor等數據讀取、上報、校準)
LCD驅動框架(Framebuffer)
Camera驅動框架(高通平臺,DTS、driver、Hal)
Audio驅動框架(Alsa, Asoc,DAPM,path,route)
后續我會將我自己在這些驅動模塊的框架總結一一分享出來,然后大家一塊討論學習共同進步。
總結面試過程整體來說不是很順利,大廠的面試都會先讓做一些面試題,c方向主要是指針、內存、算法方面的題,有的甚至會有腦筋急轉彎的題。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去頭條的面試,讓做了兩道算法和一個腦筋急轉彎,因為我工作這些年一直從事driver debug方面的工作,很少涉及代碼的編寫工作,所以這是我的弱點,最終很遺憾沒有通過。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同行,去大廠面試前一定要多刷刷面試題,當然這只是個捷徑,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去做芯片的企業去歷練一下,個人感覺只有去芯片公司才能真正的去深入接觸代碼,提高自己的水平,一直做debug方面的工作,經驗會很豐富,但是可能會喪失寫代碼的能力!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