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的路還很長
這是昨晚看到我的老領導發的和鴻蒙有關的文章,我在下面評論了,作為科技自媒體屌絲,我昨晚也是看了鴻蒙2.0的發布會,也有一些觀點。


鴻蒙OS是什么?

鴻蒙os是一個操作系統,而且是面向智能終端的,而且它的最終目標是萬物物聯。
系統和內核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我們說鴻蒙系統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內核,華為有能力創造自己的內核,但是我認為不是必要的,而且即使做出來的,能做得比原來的好,也是非常困難的。
喜歡內核的,可以看看RT-Thread,RT-Thread 做的內核很優秀,做RTOS的,喜歡國產內核的同學,可以研究下這個,有bug跟我說,我可以讓我師弟修改修改。
LiteOS 也是內核,也非常優秀,之前我們接觸過華為海思的PLC,用的就是LiteOS的內核。
而華為的野心,遠遠不止這些
華為的野心是什么?
萬物物聯,這點在發布會上提了很多次,我們買了很多智能設備,每個智能設備都有自己的協議,自己的app,然后要控制設備的時候,就要各種操作。
所以萬物物聯的前提的,我們需要一個統一的系統,統一的協議,只要設備廠商或者芯片廠商使用這個系統,在設備買回來之后,只要打開手機,因為協議統一,手機就能識別這個設備,也能控制這個設備。
這些東西,跟小米的智能家居那一套有點類似,小米的智能家居設備買回來后都可以在智能家居app下被識別。
這部分也跟安卓、Linux關系不大,是一個生態化、產品化的東西。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來,鴻蒙并沒有拋棄Linux,也不需要拋棄,不想拋棄,當然也可以說,在這個階段上,鴻蒙還沒有能力完全脫離Linux 完成所有的業務邏輯,說業務邏輯是從上而下的,如果在現有的技術「華為的Litos」上可以完成業務邏輯當然很好,使用Linux是為了讓我們的業務更好,讓產品經理的想法得以實現,讓某個大佬在發布會的時候可以更好的裝。
而且在鴻蒙的角度上看,Linux內核不是它的障礙。
鴻蒙是會更快嗎?
會!
我覺得一定是這樣的,這其實不用太關心什么宏內核和微內核,我們知道華為的螺絲釘要求是非常高的,每個人所負責的領域出現問題的概率是很小的,這些在EMUI上已經感覺很明顯了,所以到了鴻蒙系統,肯定會有更大的提升。
在我看來,EMUI和鴻蒙,里面的東西可能是差不多的「沒讀過書,瞎猜的」。
特別在發布會提到的各種控件的特性,我覺得這些都是EMUI應該做的提升,跟鴻蒙這些其實不是強相關,但是卻加在鴻蒙上。
搞技術的人看鴻蒙發布會應該挺失望的,做技術的同學,就想明明白白地知道,鴻蒙是如何脫離安卓,又如何保證保持原來的特性的。
發布會上沒有很細地說,估計要是往細的地方去說的話,就會發現里面還是有很多安卓也有的東西。
網上還有人問,自己的車機MCU性能很差,什么時候能升級這樣完美的鴻蒙系統,這里其實有點扯,華為當然想說,你想體驗鴻蒙,先買我們的產品。
鴻蒙是不是套殼?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這么說吧,目前這個階段,開發出來的鴻蒙,要兼容原來的apk,還有兼容很多原來的特性,把現有的東西都干掉這個根本就不實際好吧。
但是鴻蒙肯定是做了一些提升,比如里面寫的方舟編譯器,無非就是為了把安卓一些不夠快的東西,提升到更快,至于如何做這些優化,我覺得應該是去除了一些安卓的東西,但是想完全去除,或者不參考原來的設計,又要完成原來的業務,估計還很難,除非華為給一個SDK讓我們自己編譯出鴻蒙手機系統驗證。
資源少的CPU會得到提升嗎?
我覺得這是華為的又一個野心,我們知道MCU的資源緊缺,就跑不了高版本的系統,安卓是一樣,版本越高,需要硬件資源支撐的東西就越多,鴻蒙想做這個,無非就是想把這些領域給統一化。
特別是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行業設備,比如商城用的收銀電腦,還有快遞員用的掃碼機器,這些都是鴻蒙想去吃掉的市場,這些行業應用,本來只是做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卻背負一個很重的系統,這是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紅利期。
而且,要做這個事情,華為確實在最合適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覺得鴻蒙會成功。
至于手機系統,鴻蒙想跟安卓,ios三分天下,我覺得很難。
想跟安卓和IOS三分天下,首先小米,oppo這樣的廠商就需要配合你修改底層,那還涉及到高通,MTK,這些東西不是說想改就能改的。
以上個人觀點~請有禮貌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