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芯片制裁將“反噬”全球

        芯片制裁將“反噬”全球

        發布人:傳感器技術 時間:2022-10-20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為了應對美國通脹高企的局面,今年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導致全球其他各國本幣貶值壓力和匯率波動風險上升,加之俄烏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影響,以及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衰退期。


        在此大背景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因終端需求不暢,整體庫存問題正從下游終端向全產業鏈傳導。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對此作出“電子業庫存高企,半導體市場調整恐延續至2023上半年”的市場預判。


        而臺積電也預警,庫存調整影響最大程度將在明年上半年,IC設計業庫存去化壓力,連帶影響后段IC封測需求。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對華的芯片制裁升級也在加劇半導體整體存在的諸多問題。



        庫存問題延續至2023上半年

        2022年半導體供需最大的變化是從過去兩年半導體供應短缺急轉至需求下降和庫存過剩,半導體行業突然面臨低迷發展態勢。除了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市場外,游戲行業和數據中心對微芯片的需求也下降,甚至因需求放緩部分廠商取消了芯片訂單。
        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洪春暉指出,目前需求未見回溫,供應鏈下游到上游蔓延不同程度的庫存問題,去化速度緩慢,恐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
        從庫存周轉天數來看,MIC分析,今年第2季相較去年同期,各類業者存貨天數平均增加15.5%至25.1%,其中存貨天數以半導體業者增加100.1天最多,電子零組件業者則以98.3天次之。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第三季開始庫存調整,尤其以個人電腦與筆記本電腦相關最明顯,預估庫存調整于明年上半年結束。
        MIC產業分析師楊可歆指出,外部環境負面因素未除、消費市場買氣不佳、拉貨力道疲軟,客戶備貨動能放緩,從終端、系統廠到半導體芯片產銷供應鏈業者,均面臨庫存水位過高問題,庫存去化將影響明年半導體市場表現。
        觀察半導體領域,MIC分析,半導體芯片產銷受限長約機制,重復、超額訂單多有采取延后交期等做法,不利半導體供應鏈調節,庫存調整預期持續至明年上半年。
        觀察IC設計、存儲芯片、IC封測端以及通路商,楊可歆分析,目前半導體產業庫存調整,IC設計與記憶體產業面臨需求滑落、供過于求問題,IC設計業者面臨庫存去化壓力,連帶影響后段IC封測需求,不利明年整體營運;IC通路商也出現存貨周轉天數明顯上升的狀況。
        從產品來看,包括面板驅動芯片、消費類電源管理芯片(PMIC)、通用型和消費類微控制器(MCU)等需求疲軟,相關業者庫存水位持續上升。
        在存儲芯片方面,MIC指出,消費類終端市場到服務器客戶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庫存調整,存儲產業短期需求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臺積電將2022年的投資預算削減10%

        近日,中國臺灣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周四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中,臺積電今年第三季度營收6131.4億新臺幣,折合203.3億美元,凈利潤則為2808.7億新臺幣。
        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臺積電營收增長達47.9%,利潤增長了79.7%。與上季度相比,營收增長14.8 %,凈利潤增長18.5%。
        在營收結構方面,先進制程芯片在臺積電營收中的占比進一步擴大。本季度臺積電7nm以上“先進制程”芯片貢獻了總營收的54%,其中7nm芯片占比26%,5nm芯片則占比28%,首次超越了7nm芯片的營收比例。第三季度中,高性能計算與智能手機業務分別貢獻了39%、41%的營收。
        盡管全球半導體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已經影響到全球各大半導體的營收業績,比如三星、AMD等芯片巨頭業績下行,但由于臺積電在先進制程工藝芯片業務上具有主導地位,目前沒有在這種變化中受到較大沖擊。
        臺積電不僅營收業績和利潤均上漲,而且整體營收結構也不斷優化,以往“一超多強”的營收結構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高性能計算已經成長為了與智能手機齊頭并進的重要業務板塊。
        然而,臺積電表示,第四季度難以維持這樣的增長。臺積電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黃文德表示,第三季度市場對臺積電行業領先5nm制程芯片需求強勁,但終端市場的需求正在減弱,客戶也在持續調整庫存。
        綜合考慮,臺積電預測認為,第四季度業績將與本季度大致持平:營收將在199億美元至207億美元,毛利率則在59.5%至61.5%之間。
        此外,臺積電依然宣布將2022年的投資預算削減10%,并預測由于通脹和成本上升,明年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芯片行業都將迎來蕭條,臺積電將會對未來的需求表現的“更加謹慎”。
        臺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在財報公布后表示:“我們預計2023年半導體行業可能會下滑,臺積電也不能幸免。”

        芯片制裁已反噬全球半導體廠商

        除了臺積電之外,很多半導體廠商也開始大幅削減開支準備“過冬”。
        近日,存儲芯片大廠美光(Micron)發布最新財報時再度預警,表示未來的存儲芯片需求和公司經營將面臨更嚴重的困難,公司2023財年的資本支出將削減30%。據媒體報道,全球存儲芯片巨頭SK海力士也將大砍2023年資本支出七至八成。在業內看來,存儲芯片領域已出現明顯供過于求局面,未來市場將經歷漫長消化庫存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初以來,美國對華芯片產業的進一步管制措施也將讓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受到很大影響。盡管美國芯片法案通過,宣布由政府向芯片制造商提供520億美元的支持,然而,芯片制造商卻削減了數十億美元的計劃資本支出。
        據彭博社近日報道,受美國制裁中國芯片產業導致銷售下滑影響,美國半導體行業巨頭英特爾計劃大規模裁員,以削減成本和應對步履維艱的個人電腦業務。同時,英特爾早在7月份報告中就披露26億美元的營收損失,并將計劃中的資本支出預算減少了40億美元,以適應不斷的下降需求。
        自美國升級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以來,蘋果、英特爾、英偉達、AMD幾大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值損失總計大約為:1305億美元!而且,這還是短期的市場表現。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預計,如果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制裁繼續升級,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也將大打折扣,其銷售額在2023年或許會下降10-15%。
        本文內容參考經濟日報、臺積電財報、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制裁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宜兰县| 确山县| 湘阴县| 湘潭市| 达尔| 获嘉县| 张北县| 峨眉山市| 手机| 临汾市| 新沂市| 仙桃市| 合山市| 天全县| 德庆县| 十堰市| 新余市| 上饶县| 德化县| 正镶白旗| 双江| 夹江县| 孟津县| 灵璧县| 黄大仙区| 北碚区| 湖州市| 元江| 昌邑市| 吉隆县| 临海市| 噶尔县| 高淳县| 广州市| 安宁市| 高雄市| 正定县| 胶州市| 阜南县|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