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傳感器和N2O傳感器用于農田溫室氣體排放監測
隨著溫室效應的日益加劇,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人們開始考慮各種行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否能夠得到控制。溫室氣體不僅在工業生產中排放,在農業中也排放。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1%來自農業,農業碳排放繼續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因此,減緩農業碳排放是減緩全球變暖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農業生產中,溫室氣體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耕地作為土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農田過量施用氮肥會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使各種氮轉化為N2O,其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98倍。
農田生態系統的CO2排放來源于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的強度主要取決于土壤中有機質的數量和礦化速率、土壤微生物類群的數量和活性以及土壤動植物的呼吸。土壤CO2排放實際上是土壤中生物代謝和生化過程等所有因素的綜合產物。在一定范圍內,土壤溫度的升高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增加土壤中CO2的濃度。
土壤水分狀況是農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或吸收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18%的耕地是靠水灌溉的,通過擴大灌溉土地面積,采用高效灌溉方式,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秸稈還田量,從而增加土壤固碳的目的。但在機械灌溉和輸水過程中,機械對燃料的消耗也會導致CO2的釋放,土壤含水量高也會增加N2O的釋放。另外,干濕交替的土壤剖面會增加CO2釋放的程度,以及土壤硝化作用和N2O的釋放。
因此,如何減緩農田溫室氣體的排放受到了各國政府和農業環境科學家的廣泛關注。一些專家提出,使用有機肥代替化肥可以顯著減少溫帶農田的溫室氣體排放。在農業生產中,也需要使用農業環境檢測儀實時監測CO2等溫室氣體的濃度。
工采網技術工程師建議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N2O傳感器來監測農田中溫室氣體的弄去情況,如工采網代理的以下幾款傳感器:
韓國SOHA 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模塊 - SH-DS,采用雙光波非色散紅外原理 (NDIR),數據更新2秒/次,檢測量程0 ~ 3000ppm / 5000ppm。
英國GSS 低功耗HVAC專用紅外CO2傳感器- COZIR-A,基于 IR LED 專利技術和創新的光路設計,使 二氧化碳傳感器COZIR 成為低功耗的 NDIR傳感器;并可選配溫度和濕度輸出。
意大利Novasis 紅外笑氣N2O傳感器模塊 - NG2-F-3,是一種智能傳感器,裝有具備無線傳輸,充電系統,能量回收和傳感器故障診斷功能的原裝芯片,可以很方便地按客戶需求集成到現有的測量系統或監測儀器中。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