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分析師預警:芯片業凜冬將至

        分析師預警:芯片業凜冬將至

        發布人:芯東西 時間:2022-08-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每個芯片類別都可能受到影響。

        編譯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8月17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芯片公司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嚴重衰退期做準備,未來幾個月半導體行業將出現重大轉變——由此前創紀錄的銷售激增,轉向十年來最嚴重的下滑。疫情期間,半導體市場訂單大幅增加,銷售額和股價屢創新高,全球廠商都在搶訂單、爭產能。盡管人們希望這種繁榮景象能持續數年,但顯然,現在芯片商們已經開始面臨一個熟悉而殘酷的問題:庫存增加、需求萎縮。這是一個在半導體行業反復上演的周期性困境,建一座芯片工廠需要數年時間,而它們并不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上線。過去幾年的核心問題是供應不足,即便到現在,汽車制造商等一些企業仍面臨電子零部件結構性短缺的問題。但對于芯片商來說,風向已經變了。
        01.十年來最嚴重下滑?


        花旗集團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甚至提出了一個略顯夸張的預計:這一行業的下滑將是至少10年、甚至20年以來最嚴重的,每家公司和每個芯片類別都可能受到影響。據彭博社推演,上次類似的衰退發生在2019年,而且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但由于全球經濟疲軟,這一影響預計將尤為明顯。如果在經濟滑入衰退的同時出現庫存調整,半導體行業將無法像上次衰退后那樣迅速反彈。

        圖片

        ▲1998年-2021年半導體行業總收入變化(圖源:彭博社)

        不過,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在其最新財報會議期間作出了不同預測,認為2023年將出現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但整體下滑程度不會更甚于2008年無論是臺積電,還是中國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都判斷這一輪周期調整預計要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半導體供應鏈的過剩庫存需要幾個季度才能重新平衡到更合理的水平,同時也都傳遞出對未來需求增長的信心。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財報會議期間透露,盡管消費電子產品芯片需求有所減弱,但在車用芯片與高性能計算芯片的強勁需求下,臺積電今年產能仍將保持滿載。中芯國際預測,集成電路行業需求增長和全球區域化趨勢不變,雖短期有調整,但本土制造長期邏輯不變,中芯國際對自身的中長期成長依然充滿信心。但不同于這些芯片制造商們穩定且強勁的業績表現,多家芯片設計公司釋放的行業信號都稱不上樂觀。美國GPU巨頭英偉達的游戲業務營收降幅超過30%,美國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警告稱許多領域的需求正在迅速消失。就在美光科技告訴投資者芯片需求正在減弱的同一天,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這在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看來“有點黑色幽默”。“政客們將發現,當行業轉向時,短缺問題能多快自行解決。”Rasgon談道,最終,沒有人真正知道會發生什么。這就是芯片產業,每個人都不擅長預測需求,先是過于樂觀,然后又過于悲觀。
        02.芯片出貨量猛跌,高通砍單降價雙管齊下


        籠罩在芯片廠商頭頂的陰霾,來自下游市場需求的急劇下滑。彭博社將芯片最大買家之一個人電腦(PC)行業之變比作“黑暗時代的先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ercury Research數據,今年第二季度,臺式電腦處理器出貨量降至近30年來的最低水平,處理器總出貨量經歷了自1984年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另據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2022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SoC終端出貨量約為1.34億顆,同比下降約16.9%。這是疫情封鎖后的痛苦后遺癥,之前因很多人改為在家辦公,該趨勢刺激了PC及其他設備的需求,當時芯片制造商接大量訂單近乎接到手軟,還要解決棘手的供應鏈問題。芯片買家們也非常豪氣,愿意出更高價來采購芯片。但現在,消費者們的購買需求減弱,相應的,芯片買家們也開始紛紛砍單,這就造成了業內所謂的“庫存修正”。據央視財經報道,美國移動芯片巨頭高通正經歷砍單行動,已減少其旗艦移動芯片驍龍8系列訂單約15%,并將在年底把兩款旗艦移動芯片降價40%左右。韓國存儲芯片巨頭三星亦在努力清庫存,以降低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減弱對存儲芯片出貨量的影響。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的最新財報,也反映出消費電子市場的低迷。智能手機業務已經不再是臺積電最新季度的第一大收入來源,該業務的未來份額預計還將繼續下滑。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國內集成電路月產量自2021年8月達到峰值后逐月回落,2022年7月國內集成電路產量驟降16.6%,同月下游的智能手機產量及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下滑9.1%和6.0%。韓國市場亦呈現技術需求放緩跡象:韓國7月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29.2%,計算機和輔助設備出口下降21.9%,存儲芯片出貨量以13.5%的跌幅領跌。
        03.從公司間的競爭,轉為國與國的較量


        “這將是一次嚴重的衰退?!盢orthland Securities分析師Gus Richard說,“過去這是公司之間的競爭,由于戰略重要性,現在這是國家間的競爭。”此次一個不同以往的因素是,全球半導體行業核心地帶的政府都在大力補貼新建工廠和設備。英特爾等公司游說通過芯片立法,稱美國需要與亞洲制造商相比更具競爭力。現在,他們準備在需求不穩定的時候開始增加新的產能。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年中總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將在今年達到創紀錄的1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預計明年這一數值將增至1208億美元。2022年,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和韓國預計仍將是前三大設備買家。

        圖片

        ▲2022年年中半導體設備細分市場規模預測(圖源:SEMI)

        由于前期成本高昂,芯片制造行業變得越來越不穩定。造價高達20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轉,還必須趕在它過時前,幾年之內迅速獲得回報。隨著資金投入和技術門檻越來越高,現在擁有前沿技術的公司已經寥寥無幾。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這三家公司更是占下了先進芯片制造的大部分產能。

        圖片

        ▲臺積電收入増勢(圖源:彭博社)

        這些公司適時增加了生產線,并使供應鏈盡可能更加高效。但在美國和歐洲計劃在本土大建芯片生產線的努力,可能會破壞此前芯片產業在這種追求效率所做的努力和已經實現的平衡。一些業內人士或分析師對美國扶持本土芯片制造業并不持有樂觀態度。例如,Fitch Ratings分析師Jason Pompeii認為,該行業“實際上在美國和歐洲建立了重復的供應鏈”,其短期風險是對產能的過度投資導致經濟下滑。不過目前芯片制造商對長期需求普遍看好,預計到2030年底全球半導體行業總收入將破1萬億美元。如此推算,大規模建造芯片工廠,很可能是值得的投入。
        04.結語:芯片業步入周期性低迷期


        總體來看,此前因供需失衡造成的芯片囤積熱潮正回歸理性,隨著疫情趨緩和芯片制造商新建產線陸續投用,缺芯問題逐漸得到緩解,但市場疲軟之勢難以逆轉,芯片行業正步入下行周期。長遠來看,人們對芯片半導體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云計算、智能汽車等新興市場都將催生更旺盛的芯片需求。但不確定性在于,如今全球芯片制造業正卷入一場空前的地緣政治風暴,其對未來半導體行業的走向影響尚處未知,各國的芯片相關激勵政策及扶持本土芯片供應商的進程將持續是關注焦點。來源:彭博社,臺積電、中芯國際等財報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分析師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梁山县| 唐海县| 天水市| 成武县| 疏勒县| 黄冈市| 汉阴县| 丰城市| 泸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法库县| 吉首市| 新化县| 白玉县| 台江县| 盐亭县| 刚察县| 关岭| 故城县| 宁海县| 徐州市| 万年县| 沭阳县| 吉首市| 宁德市| 江源县| 澳门| 健康| 高碑店市| 柳河县| 沐川县| 金华市| 囊谦县| 山东省| 蓬安县| 乳源| 将乐县| 恭城| 勃利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