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芯片砍單風暴背后:只是變了個“缺法”

        芯片砍單風暴背后:只是變了個“缺法”

        發布人:傳感器技術 時間:2022-07-05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6月29日,奔馳CEO表示,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將持續一整年直到2023年。半導體產業的形勢非常嚴峻,今年乃至明年該行業仍將面臨挑戰。


        7月1日,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半導體芯片砍單降價風暴擴大,先前價格相對硬挺、供不應求的MCU也開始出現報價雪崩潮,尤其是消費類MCU。大陸市場更傳出全球前五大MCU廠產品價格腰斬的消息。


        一面,是企業高喊缺芯;一面,是砍單降價消息頻發?,F如今半導體市場一冰一火,令人撲朔迷離。


        市場情況到底如何?為何市場會出現兩極分化?芯片產能真的要過剩了嗎?為此,芯師爺采訪了幾位半導體業內人士,一窺當前芯片交易市場的實際情況。


        兩極分化的背后:結構性缺芯


        “之前賣一兩千元一顆的料,現在開價都降到800元了,結果買方直接給砍到80元!”黃先生是做TI 芯片業務的,他告訴芯師爺,“自從TI發布產能緩解通知以來,TI芯片價格的下跌速度完全不亞于過山車。”


        “但芯片短缺也仍舊存在,不過不再是全面緊缺,而是結構性短缺?!秉S先生進一步指出,“車規芯片、工控芯片、醫療芯片依然緊缺,特別是32位高價MCU。消費類芯片則由于消費電子市場低迷,呈現供過于求的景象?!?/span>


        “以ST為例,STM32F7、STM32F4、STM32H系列現在依然極為短缺,2022年幾乎沒有到貨?!弊鯯T業務的劉先生表示,“ST 部分型號價格依然堅挺,主要集中在國產不容易替代的中高端芯片。


        但消費電子需求下跌導致的低迷情緒,傳遞到了整個市場,“因為買漲不買跌,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劉先生對芯師爺表示,“消費芯片價格下跌,勢必影響市場信心,觀望情緒有所增加,比如有些企業明明芯片庫存都快無法滿足生產需求了,但一直遲疑不提貨,等著自己所在領域的芯片降價?!?/span>


        “但消費類電子的產線和汽車芯片、工控芯片的產線并不通用,因為每一種產品所采用的晶圓工藝不一樣,消費產品所用的芯片工藝主要是7nm、14nm,這些晶圓產能對車規MCU來說是用不上的。”劉先生表示,“汽車和工業方面需求沒有下滑,反而在持續增長,依然面臨芯片短缺問題?!?/span>


        芯片市場:未來依舊看好


        “隨著經濟的發展,芯片需求只會日益拉升,半導體依然是充滿前景的行業。”劉先生表示,“只是由于疫情和俄烏戰爭等因素,有些市場需求,比如消費電子,短期內被抑制了。”


        “由于新冠疫情爆發,居家辦公、娛樂、在線學習等需求激增,導致2020年四季度開始出現缺芯,這相當于消費電子需求提前透支了,”劉先生補充到,“再加上今年2月意外爆發的俄烏戰爭,致使歐洲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漲,歐洲民眾生活成本不斷攀升,全球通貨膨脹加劇,極大抑制了手機、PC等消費電子市場需求?!?/span>


        “第二個是疫情影響,位于上海和昆山的很多電子廠紛紛停工,時長長達兩個月之久?!眲⑾壬M一步指出,“而另外一邊,很多現貨商之前預定的芯片陸續到貨,這些都是前期高價囤的貨,上海的疫情導致很多貨出不去,使得大量庫存砸在手里,疊加下游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現在他們不得不降價拋貨,降低損失?!?/span>


        但是俄烏戰爭、疫情終會過去,隨著疫情和戰爭的影響趨弱、復工復產情緒升溫以及消費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帶動下,市場需求會逐步回暖、釋放,而當前產能增長是低于預期的。

        在6月25日舉行的2022中國南沙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論壇上,汽車核心零部件廠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表示,目前其芯片產品平均只能滿足汽車廠商31%的需求,預計下半年供給率可以提升到50%至60%,但“缺芯”依然會是主題。


        另外一方面,這兩年全球芯片供應緊張,讓中國企業充分認識到了掌握芯片技術的重要性,中低端芯片有了國產替代。


        “國產替代的發展,也在這波降價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劉先生表示,“以我所代理的ST為例,汽車等領域的需求爆發,導致ST MCU價格上漲、交期延長,再加上下游分銷商的囤貨、炒貨,使得部分型號MCU產品價格飆漲,很多終端廠商買不起,便開始調整方案,尋找國產替代,國產MCU的貨因此也都能順利流向了下游電子廠,國產品牌正在一點點地搶占原屬于ST的市場,ST現貨市場也因此出現了松動


        但是就車用、工業芯片而言,國外技術成熟,替代性門檻還是較高,國內半導體長期來看依然會呈現追趕勢頭


        芯片產能依舊緊張,交期也在延長


        雖然自2020年以來,全球代工廠和國際IDM接連宣布了擴產消息,比如臺積電、聯電、英特爾、三星、力積電、中芯國際、美光、意法半導體、華虹、格芯、士蘭微、比亞迪半導體等。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隨著建廠的完成,產能就能迅速轉化為產量,市場會很快進入到產能過剩。


        “從投建到正式投產,這個周期比較長,所釋放的產能還是不足以緩解芯片的短缺?!眲⑾壬硎?。


        市面上消息,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的報告顯示,由于半導體設備交期進一步延長至18~30個月,預計將對臺積電、聯電、格芯、中芯國際等晶圓廠的擴產計劃帶來沖擊,使得整體的擴產將延后2~9個月不等。并預計2023年晶圓代工產能增長率將由原先預測的10%降至8%。


        此外,據富昌電子Q2的市場行情報告顯示,ST的MCU產品價格呈現出全線上漲的趨勢,交期也在延長。


        圖片
        圖源:富昌電子Q2的市場行情報告

        具體而言,8位MCU、汽車MCU、STM32F0、F1系列32位MCU產品根本給不出交期,其他32位MCU交期也已經到了35-52周。


        同時從主流產品的貨期中來看,此前MCU的產品貨期均未有出現明顯緩解,仍舊高達50周左右


        圖片

        圖源:見智研究


        不過,2022年庫存風暴骨牌已經倒下,預計半導體從今年下半年起一直到2023 年,可能進入較為健康的階段性庫存調整。


        寫在最后


        半導體是一個有著明顯周期性的行業,會不斷經歷市場需求旺盛訂單增加,價格上升——市場需求回落,訂單和價格隨之下滑——市場需求又將增長,然后重復“復蘇、擴張、頂峰和衰退” 這種循環。


        長線來看,仍看好產業****,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數據中心、光伏等下游領域依然維持成長趨勢,將持續拉動相關電子產業鏈需求向上,未來半導體市場將呈現結構性高增速趨勢。


        來源:芯師爺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上拉電阻相關文章:上拉電阻原理


        關鍵詞: 芯片砍單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格尔木市| 克什克腾旗| 无极县| 遂平县| 蒲城县| 星座| 呼玛县| 新民市| 马公市| 桑日县| 陇南市| 汕头市| 东宁县| 万全县| 嘉禾县| 杭锦后旗| 报价| 辰溪县| 西藏| 宜黄县| 修文县| 运城市| 库尔勒市| 宿州市| 尼木县| 循化| 德州市| 平果县| 洛扎县| 乌苏市| 岱山县| 青阳县| 昌乐县| 江山市| 梨树县| SHOW| 吴旗县| 新兴县| 乐陵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