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新冠疫情下芯片半導體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新冠疫情下芯片半導體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發布人:鳳凰火 時間:2022-06-2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至今,國內更換芯片的話題從未停止。隨著5G建設的全面推進,電子應用終端高頻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以及物聯網、新能源、汽車電子等下游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終端元器件市場需求始終保持上升趨勢。2022年初以來,電子元器件行業并未迎來市場供需平衡的恢復,持續供不應求導致的漲價潮仍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今年以來,電子行業估值一路下跌,目前處于2018年以來的最低點。然而,中國國內的半導體替代進程才剛剛開始。由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海外半導體廠商的產品持續供不應求。在新領域快速增長、外資交付周期較長的背景下,半導體相關公司有望受益于國內替代,從而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隨著香港疫情的重新爆發,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芯片貿易將進一步受到影響,芯片產業鏈的受阻也將推動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同時,由于深圳毗鄰香港,擁有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掌握著國內開放市場近一半的電子元器件,疫情的快速蔓延和增長使得華強北遭遇封閉管控,整個市場的進出口受到極大限制,進一步牽動芯片產業鏈的神經。

        同時,由于俄烏戰爭的不斷升級,芯片生產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烏克蘭供應全球近70%的氖氣,是生產半導體芯片的重要原料。此外,俄羅斯擁有全球40%的鈀產量和9%的鎳產量。作為芯片的關鍵原材料,氖氣的價格自2021年10月以來一直呈上漲趨勢。俄烏沖突后,價格又漲了20%-30%左右。

        面對疫情和短缺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基于中國大力推動國產芯片的發展,進口國外芯片的數量開始逐漸減少。預計2025年國產芯片自給率將達到70%。半導體芯片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自給率不斷提高的同時,對核心技術和技術人才的征服仍然是我們在芯片行業追求突破的必然和重要因素。

        在整體產業鏈布局上,我國企業主要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上游環節的技術和產業發展水平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國產廠商打造自主品牌的國產芯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半導體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平罗县| 琼中| 南皮县| 井陉县| 政和县| 石渠县| 永丰县| 长海县| 赤城县| 玉山县| 西青区| 焦作市| 云浮市| 海伦市| 达州市| 波密县| 临漳县| 靖江市| 泉州市| 天门市| 天水市| 哈巴河县| 湖州市| 兴化市| 安新县| 白玉县| 西安市| 宜宾市| 南丹县| 嘉鱼县| 隆尧县| 和硕县| 越西县| 托克托县| 沙雅县| 沁阳市| 澄城县| 象山县| 丰都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