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19倍超音速“大炮”轟出可控核聚變!成本僅為傳統方法0.1%,騰訊已投資

        19倍超音速“大炮”轟出可控核聚變!成本僅為傳統方法0.1%,騰訊已投資

        發布人:傳感器技術 時間:2022-04-0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一把22米的“長槍”開了一炮,直接讓可控核聚變大變天。

        圖片

        這把“長槍”,名字叫做Big Friendly Gun(BFG)。

        它實則是由一家位于英國牛津的核聚變技術First Light Fusion (下文簡稱FLF)打造的超高速炮。

        可以用每秒6.5公里的速度(19倍音速)向燃料靶****彈丸,從而引爆核聚變。

        重點來了。

        這整個過程只花了不到4500萬英鎊,與傳統的激光和磁性約束裝置相比,成本是它們的千分之一!

        圖片

        這在世界范圍內還是首次,網友直呼“Holy XXX”……

        圖片

        或許你會問了,那這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英國商業和能源部長Kwasi Kwarteng給出的評價是:

        該技術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徹底改變電力生產。

        更具體一點來說,BFG可以在未來,讓一度的電價格低于0.05美元(約3毛錢)

        圖片

        而聚焦到BFG背后的可控核聚變,這個領域可以說是在近兩年里十分火熱了。

        像比爾蓋茨、貝佐斯等大佬,谷歌、微軟等大廠紛紛投資于此;國內像米哈游蔚來等企業也已經曝出相關投資動作。

        而這次這位英國“大兄弟”的背后,卻站著一個中國大廠——騰訊 (意不意外?)

        不過回到BFG本身,現在都在感慨可控核聚變“難”,那它又是如何做到又快又便宜的呢?

        又快又便宜,怎么做到的?

        核聚變,簡單來說,兩個輕原子核(主要指氘)在超高溫或高壓的條件下,遠離核外電子的束縛,結合成大原子核的過程。

        由于這一過程,能以極高的效率會釋放巨大的能量。因而可控核聚變這種方式被寄予厚望。

        目前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實現方式:一個是磁性約束,一個是慣性約束。

        大家所熟知的托卡馬克,就屬于磁性約束。

        它大概就是用磁場將氘、氚等輕原子核和自由電子組成的、處于熱核反應狀態的超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有限體積內,使它受控制地發生大量的原子核聚變反應,釋放出能量。

        FLF用的這個方法,名叫“Projectile Fusion” (射彈聚變)它屬于慣性約束。

        一般的慣性約束裝置是通過功率極大的激光照射目標(靶丸),使丸中的燃料(氘和氚)形成等離子體,在極短時間內,這些等離子體粒子由于自身慣性作用還來不及向四周飛散,就被壓縮到高溫、高密度狀態,從而發生核聚變反應。

        該原理由王淦昌院士在1964年提出,也是最接近氫彈爆炸的真實物理過程。

        不過相較于廣泛合作的磁性約束裝置,慣性約束方面的研究則比較低調和神秘。

        目前比較知名的是美國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不過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就。

        本次采用的“射彈聚變”,雖也屬于慣性約束,但它卻不靠激光束或電子束/離子束點火,而是靠一架超高速炮。

        圖片

        不知道這個炮的名字“Big Friendly Gun”是否來自于Doom(毀滅戰士)中的BFG,也就是人稱的“Big F**king Gun”。

        圖片

        “Big Friendly Gun”長約22米,重25000公斤,能以超音速近19.11倍的飛行速度****100克的射彈,通過射彈高速壓縮靶丸內部燃料,就能達到聚變所需的壓力和溫度。

        FLF表示,他們****的彈丸在撞擊靶丸前達到了每秒6.5公里的速度,而在燃料內爆時已經加速到每秒70公里以上——這是地球上最快的物體。


        燃料受到的壓力則有10TPa,也就是1億個大氣壓,比木星中心的壓力還要大。


        如何利用該方法產生的能量?

        這就要靠裝置腔室內液態鋰,它既可以用來吸收高速炮產生的聚變脈沖,還能防止室內溫度急劇上升,保護裝置。

        然后再通過熱交換器(heat exchanger transfers)將鋰的熱量傳遞到水中,水產生蒸汽,就能使渦輪機轉動并發電了。

        FLF表示,整個過程可以每30秒重復一次,流程并不復雜,裝備也沒有激光和磁性約束那么昂貴。

        背后的公司出自牛津大學

        聽起來非常激動人心,FLF這家公司又有著怎樣的背景?靠譜嗎?

        它原來是從牛津大學分離出來的一家機構,成立于2011年,主營業務就是利用慣性約束聚變技術來進行能源發電,使全球快速實現能源的脫碳。

        2021年,FLF采購到綽號為“BFG(Big Firendly Gun)”的二級超高速炮,并完成了安裝和調試。

        今年2月,該公司獲得了4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騰訊參與投資

        其余投資機構還包括Oxford Science Enterprises、Hostplus(澳大利亞養老基金公司)和IP Group plc(英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公司)和Braavos Capital(英國咨詢公司)。

        至于融資的動向,當時公司表示,計劃利用這筆資金來加速完成增益實驗(即產生的能量超過了用于引發反應的能量),并交付首例核聚變的研究結果。同時在工程和設計上進行更詳細的計劃,進一步開發全規模核聚變發電站。

        加上前幾輪,FLF一共籌得資金總額為1.07億美元。

        目前,該公司一共發展到60多名員工,CEO是Nicholas Hawker。

        圖片

        他從2007年在牛津大學讀碩博士時就開始研究核聚變。

        他和Yiannis Ventikos是該公司的共同創始人。

        圖片

        Yiannis Ventikos則是肯尼迪大學機械工程教授、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以及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Nicholas Hawker在此次成果中表示:

        相信射彈聚變是商業上可行的聚變發電的最快途徑。

        該公司下一步是快速開展“增益”實驗(能量輸出多于輸入),并在2030年用10億美元與發電商合作開發試電廠,生產約150兆瓦的電力。

        可控核聚變到哪一步了?

        這次FLF所采用的方法如剛才所述,是屬于慣性約束。

        而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中,其實還有另外一種熱門的方法,那便是托卡馬克

        關于這一話題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

        當時的科學家們,尤其是美國物理學家、諾獎得主Hans Bethe等發現,核聚變是存在可能性的。

        而且一旦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那便意味著可以提供無限的清潔能源,同時減少安全和廢物問題。

        這也就是它能夠被稱為“能源生產皇冠上的明珠”的原因了。

        而自那之后,科學家們便開始尋找能夠引發和控制核聚變反應的方法。

        但一開始他們就面臨著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核聚變反應需要數億度的溫度。

        簡直太熱了,當時任何的固體室都沒法容納的下。

        后來,物理科學家們就想到了“磁約束”的方法,也就是用磁場來控制熱等離子體。

        于是在這種理論之下,剛才提到托卡馬克便應運而生。

        圖片

        第一臺托卡馬克是由蘇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奇莫維奇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

        細算下來,至今全世界已經有200多臺托卡馬克被造出來過。

        但由于現實情況要比理論復雜的多,這些托卡馬克大多都是建來做實驗、收集數據,然后拆掉再升級……

        不過在這其中,有一臺便被寄予了厚望,那就是位于法國馬賽的ITER。

        按計劃,ITER這臺托卡馬克,建成后半徑會達到6.2米,內部等離子體體積840立方米,總重量2.3萬噸,運行溫度比太陽核心高10倍,預計輸出功率達到500兆瓦。

        除此之外,這個項目還計劃在2025年正式開始等離子體實驗,2035年進一步開始進行氘氚聚變實驗。

        目前,俄羅斯、美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和中國都是這項計劃的成員。

        圖片

        至于我國,也是在可控核聚變上有著不錯的進展。

        例如我國研發的核聚變裝置東方超環 (EAST)被稱為“人造小太陽”,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

        它的目標就是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能源,至今也是在不斷取得突破:

        • 2017年,全球首次實現5000萬度等離子體持續放電101.2秒的高約束運行;

        • 2018年底,首次實現了1億度等離子體放電,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

        • 2020年4月,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創造了新的紀錄。

        • ……

        就在今年1月,EAST還實現了1056秒的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打破了自己保持的411秒最長放電紀錄。

        圖片

        而可控核聚變的火熱,不僅僅體現在國家層面上對其的重視;從商業角度來看,亦是如此。

        除了像剛才提到的騰訊之外,米哈游前一陣子也是攜手蔚來資本,共同投資了一家叫做能量奇點的聚變能源商業公司。

        更早的,像比爾蓋茨、谷歌和許多私募股權公司,共同投資過一家名為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 的核聚變研究公司。

        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像杰夫·貝佐斯、Cenovus能源公司等個人和機構,也已經累計對General Fusion(通用聚變)公司投入了約1.27億美元。

        DeepMind也在不久前在Natur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宣稱成功實現了用AI來動態控制托卡馬克的磁場,從而精準控制內部的等離子體。

        ……

        不難看出,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研究機構,目前均紛紛涉足并大力發展可控核聚變技術。

        至于原因,或許就是:

        在能源緊張的今天,誰先一步掌握新的能源技術,就意味著抓住了未來。

        參考鏈接:
        [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4-04/u-k-startup-s-big-friendly-gun-achieves-fusion-breakthrough
        [2]https://firstlightfusion.com/media/fusion

        來源:量子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超音速“大炮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通州区| 苍溪县| 乌审旗| 中卫市| 临澧县| 板桥市| 盐城市| 马关县| 铜川市| 太康县| 西平县| 饶平县| 沅江市| 韶山市| 五莲县| 海宁市| 响水县| 景东| 西藏| 四川省| 鄂州市| 唐海县| 洛扎县| 上饶市| 东乡| 宜黄县| 多伦县| 松潘县| 吉安市| 泾源县| 胶南市| 炉霍县| 固阳县| 泗水县| 年辖:市辖区| 子长县| 乌苏市| 五大连池市| 永仁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