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蟲情監測系統:“驚蟄起,春雷驚百蟲”
驚蟄即將來臨,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所謂“春雷驚百蟲”便是如此。驚蟄一來,萬物復蘇,昆蟲開始活動,農業的“滅蟲計劃”再次開始,但是,隨著害蟲的密度逐年增多,世代重疊,害蟲的耐****性逐年增強,成為眾多農戶頭疼的事情。
所以,智能蟲情監測分析系統應運而生,為農戶解決這些問題。智能蟲情分析系統是利用現代的光、電、數控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組合而成,用科技的手段監測蟲情。
智能蟲情監測并不是一個攝像頭和一個殺蟲燈就完了,它運用了生物學,數據,系統科學,邏輯學等知識,結合現代技術,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查閱資料,從而對病蟲害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智能蟲情監測系統是由:害蟲誘捕系統、處理系統(包括紅外殺蟲、害蟲烘干、平鋪傳送)、拍攝系統、傳輸系統及農業蟲情測報系統五部分組成。
如果將其放入需要監測的環境中,在沒人看守的情況下,會自動完成以下操作:
利用光源誘捕害蟲,使其通過撞擊屏落入集蟲箱,集蟲箱內的紅外線殺死害蟲后,會將害蟲分散,并進行拍照、收集、傳輸、排水,識別,將識別到的害蟲種類,名稱和就計數情況,上傳至農業蟲情測報平臺,根據識別的結果面對蟲害發生的發展進行綜合評估及預測。
不要小瞧這個儀器,有時候預測遠比治療的來的安全,在蟲害剛有苗頭時,通過蟲情監測系統,提早的識別蟲害發生的范圍,對作物產生的危害,是很有必要的。防范大于治療。但是不同的設備也有不同的功能,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擦亮眼睛。
比如經濟版的蟲情測報儀就沒有上傳方式和攝像頭,只有紅外線殺蟲,觸屏顯示,和雨蟲分離的特點。
再比如經濟版的蟲情測報儀PIUS,不僅有紅外線殺蟲功能,還附帶自動傳送帶配合運輸,整燈自動運行等功能,附帶定位,高清攝像,雨蟲分離....看完不禁讓人感嘆,同樣是經濟型,為何功能差這么多。
所以,根據自己的監測情況和經濟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佳方案。
如果監測的環境要求較高,可以看下標準版的蟲情測報儀,具有標準的圖像是蟲情測報工具,并且引蟲燈四周沒有百葉窗,可以有效防止非目標的大蟲子進入,或者有樹葉進入,影響蟲體識別,并且具有定位功能,攝影也特別高清。旗艦版與標準版相比,多了10.4寸觸摸屏。
但是無論選擇哪種幫助自己監測農田情況,都可以在重慶監測系統中查看監測情況,實時數據,遠程監控,電子地圖...
最后問一下,這樣的蟲情監測系統除了可以用在農田,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果園,公園,生態產業園適不適合使用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