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深化與美國半導體合作
AI芯片是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應用如同大腦的重要核心,為各國競相發展的技術重點,市場競爭甚至比我們的霍爾元件行業還要激烈。中國臺灣“經濟部”技術處多年前就推動半導體與系統業者發展AI芯片與垂直整合應用,現在更支持工研院與臺美雙方具代表性的半導體研發聯盟-臺灣地區人工智能芯片聯盟、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異質整合效能擴展中心(UCLA Center for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and Performance Scaling;CHIPS)攜手合作,于今(14)日簽署「異質整合先進封裝合作備忘錄」(MOU),希望以臺灣地區AIoT的優勢加上美國高效能運算發展經驗,攜手強化臺美前瞻半導體技術研發與互補,進一步加深這兩大市場供應鏈合作,成功搶攻AI人工智能芯片新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家林顯易表示,技術處積極整合半導體、系統業者與全球創新機構發展AI芯片與垂直整合應用,已于2019年成立「臺灣地區人工智能芯片聯盟」(AI on Chip Taiwan Alliance;AITA),希望串連臺灣地區IC設計、制造、封測與終端裝置系統應用廠商,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由于臺灣地區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與AIoT優勢,美國則在高效能運算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長期以來就有緊密的合作關系,為深化臺美產業技術聯盟深耕合作,協助產業開發高競爭力的AI芯片,技術處支持工研院、ATIA與UCLA CHIPS攜手合作,從設計、制造、封裝領域迅速掌握國際系統規格趨勢,再結合臺灣地區半導體先進制造,投入高效能運算AI芯片開發,進而在雙方互補之下,打造出下世代人工智能創新技術與新服務,成為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指出,傳輸帶寬速度在整合異質芯片中扮演關鍵角色,工研院多年在深耕封裝領域技術下已打下雄厚基礎,并于AI on Chip計劃中發展芯片間高速傳輸接口相關技術,規格已超越國際大廠,并已進行專利布局,未來將可運用于如8K高分辨率影像、5G通訊等高帶寬需求創新應用。面對智能產品客制化與個人化趨勢興起,吳志毅說明,工研院亦著手建置少量試產線及相關技術,降低少量多樣產品的挑戰門坎。
此次與UCLA CHIPS的結盟具有兩大優勢,一、透過UCLA CHIPS平臺,可以對國際宣傳臺灣AI on Chip芯片間傳輸技術,藉由UCLA CHIPS讓臺灣版芯片間高速傳輸共通接口推動至國際。二、UCLA CHIPS擁有最新的技術信息,透過結盟可將國際先進系統需求串接臺灣地區生態系,同時整合AITA及半導體上下游能量;初期可在工研院少量試產線中進行雛型樣品的功能驗證,未來銜接到半導體產業鏈接單生產,進一步協助產業界接軌國際市場。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Subramanian S. Iyer指出,看重工研院的創新技術與豐富的經驗,未來UCLA CHIPS將持續與工研院,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能異質整合與封裝技術領域上進行密切合作,相信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技術開發與人才交流等層面,都會產生更有意義的影響。
AITA聯盟會長同時也是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表示,AITA聯盟串連半導體相關產、官、學資源,共同搭建AI生態系并發展關鍵技術,經過兩年努力,會員數已超過125家,從AIoT系統應用角度發展裝置端AI芯片所需技術。AITA聯盟為加速促進產業升級,在產業連結基礎上,同步展開與全球創新業者合作。聯盟內亦有多家美商會員,在AITA所建立的平臺上已進行頻繁的半導體技術交流合作。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華芯霍爾元件產品信息,歡迎訪問我們的官網https://www.wxhxkj.com/或者https://www.chhxs.cn/,無錫華芯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電容傳感器相關文章:電容傳感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