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對話 | LinkedIn陸堅:打造面向未來工作模式的職場社交平臺

        對話 | LinkedIn陸堅:打造面向未來工作模式的職場社交平臺

        發布人:MSRAsia 時間:2021-07-22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編者按:在2014年領英(LinkedIn)進入中國時,迎接它的是國內已經趨于成熟、競爭激烈的社交媒體市場。經過不懈的探索,領英明確了自身的中國市場定位——以擁有海量數據的全球社交網絡為基礎,打造具有獨特產品價值屬性的一站式職業發展平臺。今天,領英已經成為國內職場高端人士社交、招聘的必備工具。

        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社交平臺市場,后發的領英“殺出重圍”的秘訣是什么?自2016年微軟收購領英以來,五年之間,領英發生了哪些變化?微軟與領英之間又是如何相互助力,相互成就的?近期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內部活動“大師論壇”上,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與領英(LinkedIn)中國總裁陸堅博士進行了一場爐邊對談。下面就讓我們在精彩的對話中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吧!

        1.jpg

        左:領英(LinkedIn)中國總裁陸堅博士,右: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

        洪小文:歡迎陸堅博士做客微軟亞洲研究院“大師論壇”。首先請分享下您為什么會加入領英?如何看待自己與微軟、與領英之間的關系?

        陸堅:我職業生涯的起點是一名多媒體計算、圖像和視頻領域的技術人員,最初在蘋果公司任職。在專注于產品研發8年之后,我離開了科研領域。離開蘋果公司后,我加入了創業大軍,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經過五年的發展,公司進行了 IPO,這是讓我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尤其是作為一名技術人員,看到自己研發的技術被投入到了大規模的商業使用中,達成這個目標可以說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旅程。

        再這之后,我加入了盛大網絡擔任多媒體創新院院長。雖然當時我人在美國,但盛大允許我進行遠程辦公,不過這種辦公模式在當時并不高效,回國工作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就這樣,在2010年我回到了祖國。

        我與領英的緣分還要從創業開始說起。當一個人工作多年后,一切又清零、重啟時,你才會發現有領英這樣一個平臺是多么重要。2006年我離開蘋果開始創業,并注冊成為了領英會員。那時,我遇到了很多合作伙伴、潛在的投資者,我與他們面對面溝通后,晚上回家后就會在領英平臺查看他們的資料,與他們建立聯系。我甚至還會在領英上研究競品的相關信息。當然,我也會使用領英的最核心功能——招募人才。當時我在領英平臺積攢的50多個聯系人,對我的創業有很大幫助。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意識到我應該與這些聯系人保持長久的聯系。

        那時,使用領英的人還不多,大多數人只是在上面臨時抱佛腳地尋找工作機會。事實上,如果能在領英上建立起眾多聯系人,你就不會因為更換工作或創業而完全從頭來過,因為領英是一個可以證明你的能力,讓你獲得更多人幫助的很好的平臺。有很多人認為注冊領英會員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其實不然。在很多情況下,你是在領英上樹立自己的專業形象,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子,最后才是在這個過程中尋找工作機會。

        不難看出,我的職業生涯轉變發生在領英。我認為這是一個大多數專業人士都會關注但卻還未意識到其價值的平臺。也許是因為當初創業時得益于領英平臺眾多聯系人帶來的便利,所以當2018年領英向我拋出橄欖枝時,我就欣然接受了。

        今天的領英在中國的主營業務包括大家熟知的人才解決方案,和最近發展勢頭迅猛的營銷解決方案。如果從全球領英來看,大規模的活躍用戶是營銷解決方案業務會持續增長的原因,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來這個勢頭還在繼續。 

        當然,領英作為微軟的子公司,一直以來得到了來自微軟的很多助力,微軟之于領英更像父親對待孩子一樣,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

        洪小文:在大多數人眼中,領英以人力資源為主營業務,如今廣告業務為領英打開了新的大門,而現在很多公司都在探尋與數字相關的創新業務模式。那么,在中國市場,您如何看待領英的未來機遇? 

        陸堅:在中國,我們發現社交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領域,越來越多的人將大量時間花在社交平臺上。但是,領英進軍中國的時間并不占先機優勢,那時中國的社交市場已趨于成熟,微博、微信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與已經成功的、擁有重量級市場地位的社交媒體公司競爭,對于任何一家新進企業都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在我加入領英之后,我們開始重新定位中國業務,開始思考領英的優勢所在。通過調研咨詢發現,領英平臺對高端人才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也是當時領英在國內市場給大家留下的認知,以及獲得認可的地方。

        當你在成熟的領域中,追趕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時,你并會不具備什么優勢,所以我們必須重新發掘“賽道”。我們希望在借助全球平臺的海量數據和洞察,為中國職場人打造具有獨特產品價值的一站式職業發展平臺,這是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定位,但目前還處于社交招聘發展的早期階段。

        2.jpg

        領英(LinkedIn)中國總裁陸堅博士

        洪小文:作為大微軟家庭中的成員,我們應該有很多可以相互幫助的地方。在您看來,微軟能夠在哪些方面為領英助力?

        陸堅:我們也一直在考慮如何將領英更好地整合到微軟的團隊中。我們注意到,新冠疫情期間,出于健康、安全的考慮,企業招聘無法進行現場面試。基于此,領英希望可以通過與 Microsoft Teams 軟件集成,為客戶提供線上的面試工具。過去一年 Microsoft Teams 的更新迭代非常快,無論是音頻的傳遞,還是大型視頻會議的質量,以及獨有的“Together Mode(同席模式)”協作功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領英中國團隊的遠程會議全部在使用 Microsoft Teams。

        此外,在以前,企業的營銷經常是通過線下活動舉行的,但是疫情阻斷了線下展會。所以,領英開始嘗試滿足客戶線上活動的需求,用戶可以在領英創建活動并宣傳、推廣。當然,用戶也可以注冊參與這些活動。這一功能不僅吸引了互聯網用戶,也吸引了許多線下傳統供應商來注冊參加,這讓我們看到了在領英平臺上舉辦線上展會的前景。

        現在領英全球已經實現了與 Microsoft Teams 和 Zoom 的集成。不過,仍然還有很多活動是通過其它工具舉行的,所以我們下一步希望可以整合客戶舉辦活動所使用的各類工具。

        洪小文:疫情讓大家開始嘗試企業辦公與遠程辦公的“混合辦公”模式。微軟也推出了混合辦公的六個階段*,而中國是微軟實踐混合辦公第六階段的主要陣地。那么,領英中國團隊是如何快速適應混合辦公的? 

        *微軟混合辦公的六個階段分別是:關閉辦公室、強制在家辦公、強烈鼓勵在家辦公、辦公室軟開放、開放辦公室但有限制,以及全面開放辦公室

        陸堅: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領英都會密切跟隨微軟的步伐。去年新冠疫情時期,我們成立了一個 IMT(Incident Management Team)事件管理團隊,在微軟稱為 CMT(Crisis Management Team)危機管理團隊,領英的 IMT 團隊經常會參加 CMT 團隊的會議。

        因此,當微軟提出混合辦公的六個階段時,領英全球也跟進了。目前我們已經處于“混合辦公”的第六階段,允許員工在家工作或在辦公室工作。這種混合舉措在領英中國和領英全球都已經得到了普及。

        就“混合辦公”如何在家或辦公室實現,領英也在考慮更創新的工作模式。比如我們將一個樓層作為靈活辦公區,員工不再擁有固定的工作空間,而是通過預訂使用靈活工作空間中的工位。當然,為了適應這一點,我們打算動員更多員工參與其中。

        這是領英全球正在考慮實行的一項實驗,而領英中國將是第一個測試驗證的地區。在這個混合工作的新時代,關于線上辦公模式,我們會更多地關注微軟,獲得更多洞察,增加彼此之間的互動和協作。

        洪小文:為了給員工提供更好的服務、產品,提升生產力,微軟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未來的工作模式(future of work)。對此,領英如何看待未來的工作模式,并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陸堅:就未來的工作模式而言,基于領英平臺的專業人士資料,我們形成了“經濟圖譜”,利用大數據洞察來分析未來工作的動態發展。而且,如果將微軟的 AI 技術與我們的“經濟圖譜”相結合,相信會帶來更好的洞察力。

        那什么是“經濟圖譜”?注冊了領英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個人計劃換工作,就會更新領英的個人資料,為獲得下一個工作機會做準備。因此,當所有人都這樣做時,我們就能夠看到大量的數據變化,我們將它稱之為“遷移數據“。另外,在領英平臺上每個用戶的資料不僅僅是個人簡歷和介紹,還附加了技能標簽,比如,有人貼著“AI 技能”的標簽等等,這樣從遷移數據中還可以看到特定領域的技能遷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經濟圖譜”,它可以幫助我們從經濟活動中的人才和技能遷移及分布中獲得洞察。

        在中國,我們也對中國數字經濟進行了研究,以了解數字人才在中國是怎樣分布的?如何遷移的?我們已經形成了幾個區域化的版本,比如《長三角地區數字經濟與人才發展研究報告》、《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與人才發展研究報告》、《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城市和城市群發展:人才視角》,為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地區、不同行業和世界城市群繪制數字經濟人才圖譜,開展經濟趨勢層面的分析和預測,從而幫助到人才與機會更好地相連。“經濟圖譜”看到的結果不會是斷斷續續更新的報告,而是可以隨時登錄、查看當前確切情況的動態更新報告。

        基于“經濟圖譜”,我們看到了一些崗位數量在下降,而人工智能、計算機領域等技能崗位正在興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以人為本”的崗位,需要了解人類的行為和習慣。

        洪小文:微軟整個公司,包括領英,都發起了“數字技能賦能”項目*。此外,微軟也一直在推進多樣與包容(Diversity & Inclusion,D&I)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領英同樣也舉辦了 D&I 活動,比如“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我本人也有參加,被分配的項目是到輔導一位視力受損的盲人學生,他非常努力,理想是進入計算機科學領域,成為計算機科學的研究生,但對于這個學生而言,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其實,不同背景的人都需要付出不同的努力,才能達成奮斗目標。領英應該創辦過很多這樣的項目。關于這些項目,您是否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分享?

        *“數字技能賦能”項目,旨在依托自身的技術、資源以及平臺優勢,攜手多家公益組織、企業及培訓機構,打造本土化的數字技能培訓項目,從多維度、多領域賦能多元化人才。

        陸堅:多年來,領英持續開展著一個常規的線下活動——“領英職場導師”社會影響力計劃。還記得我到總部出差時第一次參加了這個活動,活動的基本形式是邀請學生或弱勢群體,由領英高管或員工作為導師對他們進行一對一輔導。

        領英的亞太地區高管來中國時,我們也舉辦了一次“領英職場導師”活動,那是新冠疫情之前的最后一次線下活動。新冠來襲后,我們在網上進行了一次活動,有100名領英中國的員工參與,輔導了300名湖北省的大學生。

        我們發現,線上活動的影響力也很不錯。盡管這次線上活動只有100名領英員工參與,但是如果我們將其從領英員工推廣到領英會員中,應該會有更大的社會影響。這樣就有了“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的實施。這項活動要求領英的會員可以貢獻他們的時間來幫助大學生或弱勢群體。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在線上向你不認識、但具備高級專業知識的人士求助時,往往消息會石沉大海,沒有回音。所以在開始啟動這個項目時,我們起初認為會很難找到愿意貢獻時間的導師。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有很多領英用戶注冊成為了導師。后來我們發現因為領英平臺社交網絡的特性創建了一些“病毒式”的傳播機制,讓更多人看到了這個項目。當一位名人加入了項目后,他的動態中就會發送一條消息:“我加入了這個幫助大學生的計劃,也請你加入我們”,這就引發了“滾雪球”效應。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4萬名職場人在線成為領英職場導師,累計為2.7萬名的大學生提供了職業輔導,導師的參與度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去年夏天,我們已經將這個項目擴展到了領英平臺之外,當時包括微軟在內已經有10余家公司加入了“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這個項目得到了業界的廣泛支持。除此之外,我們也試圖將項目進一步擴展到非領英會員中。當然,我們還將繼續與微軟合作,共同開展這個項目。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大數據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伊通| 宜丰县| 社旗县| 中宁县| 高陵县| 万年县| 观塘区| 韶山市| 通化市| 东安县| 临潭县| 景东| 东阳市| 彰武县| 上犹县| 汝南县| 宁远县| 绥滨县| 信丰县| 涞水县| 海晏县| 阿拉善左旗| 天柱县| 舞钢市| 嘉定区| 东光县| 拉萨市| 涪陵区| 山西省| 柞水县| 嵊泗县| 绵阳市| 介休市| 广东省| 广元市| 小金县| 兴隆县| 中超| 芜湖县|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