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科學家耗時九年追蹤這種動物,其看家本能挽救了很多動物

        科學家耗時九年追蹤這種動物,其看家本能挽救了很多動物

        發布人:深科技 時間:2021-06-1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在驢子過河的寓言中,講了這樣一則故事,一頭驢過河時背著鹽巴摔到河里后發現負擔變輕,所以在背著棉花過河時也想如法炮制,結果吃了大虧。

        俗語中還有句“驢掉井了”,意思是困難面前不絕望,將困難當作墊腳石,重重踩在腳下,成功脫離困境,是遲早的事。

        這說明,對于驢到底聰明還是蠢笨,還是要從長計議。

        如果你把驢比較蠢笨的話說給發表在《科學》上的論文《馬科馬屬動物工程沙漠水的可用性》(Equids engineer desert water availability)的第一作者生物學家埃里克·隆格倫(Erick Lundgren),估計他會跟你爭辯,要知道他最近的頗受矚目的成果就是靠研究驢得來的。




        隆格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鳥類、哺乳動物以及河流生態系統。為此,他經常在亞利桑那州索諾拉沙漠附近的河流扎營觀測該地區的生態。


        在 2015 年、2016 年和 2018 年的夏天,隆格倫等人每隔幾周就對每一條溪流進行一次調查。

        炎熱干旱的天氣,早已導致這些溪流斷流,干涸的河床都露了出來。但是他們發現這些溪流較為低洼的地方經常會一些深入河床之下的坑,看上去就像井一樣,里面常會有一些水。


        他對此非常好奇,于是在洞口附近擺設了檢測運動物體的攝像機。在一次偶然的露營中,他發現了異常的東西。



        在鏡頭里,他找到了這些洞的創作者 ——Burro—— 其代表的是屬于馬科動物的小驢。

        畫面中,小驢們會認真地用前肢挖井,然后就有了沙漠上一個個洞。這些洞的表面會間歇性地有一些水,有的洞的表面甚至持久存有水。看來,驢真的會挖井取水。

        為了進一步研究,隆格倫眾籌了攝像設備。他們記錄了馬和驢挖出的水井,并將其與沙漠流中動物可獲得的地表水相比。

        發現其中一些驢井從地下冒水是間歇性的,而另一些則是永久性的,后一種起到的作用就和地表水無異了,相當于開發了新水源。




        他和他的團隊還設置了相機陷阱,以了解其他動物如何利用驢挖出的這些井。他們發現,被 “挖掘驢” 挖出的水坑深達六英尺(兩米)深,這可增加原生沙漠物種的水利用率,并縮短了干旱時期重要水源之間的距離。

        在夏季最熱和最干燥的時期,這些井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在某些地點提供了唯一的可用水源。

        他還拍攝到,不僅僅是小驢能飲用到其中的水,該地區整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都享受到了這口井帶來的水資源優勢。

        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比如三葉楊就特別喜歡生長在廢棄的 “驢井” 中,植物也喜歡長在這些井里。

        因此,隆格倫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驢子是防止沙漠溪流逐年極端變化的 “緩沖器”。

        他說:“驢井在系統中保持了水分。幾乎所有您能想象到的物種都使用了這些驢井...... 使用這些井的動物包括鹿、山貓、各種鳥類,甚至包括黑熊。研究小組甚至發現了驢井周邊一些干枯的樹上重新發芽,表明它們還充當著植物苗圃的角色?!?br />
        動物要生存,首先就要適應環境,不同環境下的動物要適應不同的環境,相對而言,熱帶雨林等地方的動物生存環境要比荒涼的沙漠中好得多。

        在旱地環境中,水是主要的有限資源,生態學上的相互作用強度很大程度是由水決定的。

        但過強的相互作用可能會使生態學的動態變化變得不穩定,如果動物喝不到水,那么它們只能退一步選擇直接通過食物解決水的攝取。如此,生物間的相互作用會非常強,對水的爭奪也更加激烈。

        比如狼群會捕捉更多的獵物,食草動物會食用更多的植物。除了破壞物種的多樣性,還會進一步造成荒漠加劇,對整個地區生態形成惡劣影響。

        據了解,“驢井” 能將水資源提升到 332% 的水平,最高甚至能達 1450%。驢走到一處挖一口井,也能極大減少水資源之間的距離,平均間隔距離降低了 65%。

        這意味著,原本在某片區域因為爭奪水資源而發生的斗爭可能因為 “驢井” 消失了,動物間的相互作用也得到了緩和。

        然而在美洲,驢并不受歡迎。別看驢現在分布世界各地,但是他們的共同祖先就在非洲。

        曾有科研團隊采集了 9 個國家的 126 頭家驢、1 頭非洲野驢和 6 頭亞洲野驢樣品,他們通過全基因組重測序檢測了大量的基因組遺傳變異,為遺傳改良提供了寶貴的資源。通過系統進化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明確世界上所有家驢均起源于非洲野驢。

        種群遺傳的關系分析,進一步表明熱帶非洲家驢群體與非洲野驢關系更緊密,埃及家驢群體次之,還表明家驢可能馴化于熱帶非洲,隨后通過埃及擴散到歐洲、中亞及東亞。但是隨著內燃機的出現,它們的使用量下降了。

        隆格倫說:“從那時起,它們就被作為‘入侵生物學’進行了研究,人們普遍因為它們不是當地野生動物的一部分,而把它們視作生物多樣性危害的媒介?!?br />
        這就像中國禁止食人魚、巴西龜在河流里放養一樣;同樣,中國的西伯利亞虎如果到了非洲大草原,估計也會破壞當地的食物鏈平衡。

        隆格倫沒想過推翻上述論調,但覺得用在驢身上太過狹隘,阻礙了科學家對它們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有更細微的了解。

        他推測,直到大約 12000 年前發生神秘的滅絕事件之前,在北美漫游的馬,大象和其他大型動物可能曾經扮演過類似挖井人的角色。

        倫格倫和他的同事們在論文中說,隨著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減少了這些地區水源的數量,這些驢井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驢能打井,進而找到水源。在戈壁和荒漠地區,驢這種可以找到埋深淺的水源的特殊技能,可能是通過嗅覺完成的。

        故此,動物具備的一些能力讓人望塵莫及,而本次研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給驢 “正名”。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動物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余江县| 祁东县| 濮阳县| 通榆县| 修武县| 龙山县| 凯里市| 兴海县| 行唐县| 阿坝| 文水县| 搜索| 瑞昌市| 黑山县| 八宿县| 宜宾市| 滨州市| 永清县| 乐都县| 太康县| 南投市| 全州县| 望奎县| 宜川县| 十堰市| 罗甸县| 砀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阜康市| 黄山市| 咸宁市| 德钦县| 临江市| 垦利县| 石林| 尼勒克县| 黎城县| 肃南| 沁水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