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碳納米管制成的微處理器面世

        碳納米管制成的微處理器面世

        發(fā)布人:芯電易 時間:2019-08-29 來源:工程師 發(fā)布文章

        英國《自然》雜志28日發(fā)表了一項計算科學最新進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管晶體管,制造出16位微處理器,并生成這樣一條信息。其設計和制造方法克服了之前與碳納米管相關的挑戰(zhàn),將為先進微電子裝置中的硅帶來一種高效能替代品。

        電子器件中所用的硅晶體管正達到一個臨界點,無法進行有效擴展以推動電子學的進步。而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在的可用于制造高效能器件的替代材料,又名巴基管,重量很輕,結構特殊——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shù)層到數(shù)十層的同軸圓管。目前碳納米管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但其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這些微型碳原子圓柱體在大規(guī)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此次,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馬克斯·舒拉克及同事設計和構建了一種碳納米管微處理器,來解決這類問題。他們利用一種剝落工藝防止碳納米管聚合在一起,以防晶體管無法正常工作。此外,通過精細的電路設計,減少了金屬型碳納米管而非半導體型碳納米管的數(shù)量,后者的存在不會影響電路的功能,從而克服了和碳納米管雜質相關的問題。

        研究團隊將該微處理器命名為“RV16X-NANO”,并在測試中成功執(zhí)行了一個程序,生成信息:“你好,世界!我是RV16XNano,由碳納米管制成。”

        研究人員總結稱,鑒于這個微處理器的設計和制造采用了行業(yè)標準,因此這項研究為超越硅的電子學指明了一個富有前景的發(fā)展方向。

        總編輯圈點

        一直以來,人們都預測硅在芯片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終結于碳納米管之手。因為與傳統(tǒng)晶體管相比,后者體積更小、傳導性更強,還支持快速開關,性能和能耗表現(xiàn)都遠遠好于傳統(tǒng)硅材料。但多年來,碳納米管一直未能走上實際應用之路,原因之一是它的生長方式并不愿意“受人控制”;其二是雜質問題,只要存在少量金屬性碳納米管,就會損害整個處理器的性能。現(xiàn)在,盡管我們深知碳納米管替代傳統(tǒng)硅晶體管的日期仍需以10年為單位計算,但最重要的一步已經(jīng)邁出,其給芯片領域帶來的革命,指日可待。


        *博客內容為網(wǎng)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萨迦县| 于田县| 新平| 天祝| 浦县| 固原市| 呈贡县| 安国市| 泰州市| 武宣县| 安塞县| 通州区| 余干县| 广东省| 彝良县| 新和县| 和政县| 固原市| 大足县| 嘉善县| 岢岚县| 靖边县| 株洲市| 垦利县| 海门市| 合水县| 浦北县| 商都县| 平武县| 柳河县| 射洪县| 晋州市| 江永县| 晴隆县| 普洱| 文成县| 许昌县| 沾益县| 错那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