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網掩碼
將兩臺以上計算機組網是件很容易的事,接入同一個交換機,設置同一個網段的IP地址和一樣的子網掩碼就搞定了。說起子網掩碼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那個默認的“255.255.255.0”,可子網掩碼到底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作用,估計很多用了十年以上電腦的人都答不上來,本文就帶大家了解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東西。
子網掩碼與IP地址都是由4個數段組成,每個數段的取值范圍是0-255(共256個值,等于2的8次方),如我們在搭建局域網時通常用到的IP地址192.168.1.1,子網掩碼255.255.255.0,當然十進制是為了方便人的理解,轉換成機器能識別的二進制后,每個數段由8個0或1組成,一個完整的IP地址或子網掩碼就轉換成32個0或1組成的序列。子網掩碼與IP地址是組合使用的,IP地址我們都知道是計算機在網絡內的唯一標識,而子網掩碼顧名思義是用于劃分子網的,下面通過幾個例子進行講解。
255.255.255.0
子網掩碼由連續的1和0組成,連續的1表示網絡地址,連續的0表示主機地址,通過0的個數可以計算出子網的容量(子網中主機的IP地址范圍)。首先來看看默認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是怎么劃分子網的,將該子網掩碼的二進制由24個1和8個0組成,8個0表示該子網掩碼劃分出的子網容量為256(2的8次方),也就是說192.168.1.0-255都在同一個子網中,這256個地址中可用地址只有254個,因為規定每個子網的第一個IP地址為網段地址,最后一個IP地址為廣播地址,都不可用。舉例說明:對于網段192.168.1.0,如果子網掩碼設置255.255.255.0,192.168.1.1-192.168.1.254為可用IP地址,設置這個范圍內的IP地址,計算機之間能正常聯網。
255.255.255.252
當然上面是默認的情況,也是最簡單的情況。下面我們分析子網掩碼255.255.255.252是怎么劃分子網的。將該子網掩碼轉換成二進制為30個1和2個0,表示每個子網中只有4個IP地址(2的2次方),192.168.1.0-255的地址段共可劃分64個子網,第一個子網的地址范圍是192.168.1.0-192.168.1.3,第二個子網的地址范圍是192.168.1.4-192.168.1.7,依次類推。其中每個子網第一個和最后一個IP地址不可用,可用的只有2個IP地址。也就是說:如果子網掩碼設置為255.255.255.252,那么該子網只能容納兩臺電腦,而且這兩臺電腦的IP必須在一個子網內才能正常聯網,例如一臺電腦的IP設為192.168.1.10,另外一臺電腦的IP必須設置為192.168.1.9。
子網劃分實戰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讀者應該明白子網掩碼的作用了,下面通過一個實際的例子檢驗剛才的學習成果。某個小型公司有四個部門:行政、研發、營銷、售后,每個部門各40臺計算機接入公司局域網交換機,如果要在192.168.1.0網段為每個部門劃分子網,子網掩碼應該怎么設置,每個子網的地址范圍分別是什么?
192.168.1.0網段共256個地址,劃分4個子網,每個子網需要64個地址;
64是2的6次方,子網掩碼應該以6個0結尾,剩下的用1補齊,由26個1和6個0組成,轉換成十進制是255.255.255.192;
每個子網共64個IP地址,掐頭去尾后可用地址只有62個,第1個子網的可用IP地址范圍是:192.168.1.1-62,第2個子網可用IP地址范圍是192.168.1.65-126,第1個子網的可用IP地址范圍是:192.168.1.129-190,第2個子網可用IP地址范圍是192.168.1.193-254;
該公司各部門計算機按照3中的IP地址范圍進行設置,所有計算機的子網掩碼都必須設置為255.255.255.192,設置完畢后各部門內的計算機能正常聯網,不同部門間的計算機無法直接聯通。
看到這里,相信讀者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子網掩碼這么簡單。之前我在學校時學習計算機網絡課程時一直沒搞明白子網掩碼是怎么回事,教科書上關于子網掩碼的內容晦澀難懂,網上的一些教程往往也故作高深,因此本文希望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子網掩碼的簡單應用,并未對子網掩碼的原理進行介紹,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最后給大家留個思考題:子網掩碼如果設置為255.255.254.0,對應的子網是怎么劃分的?希望大家留言討論。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