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傳感器市場持續增長
中國傳感器產業正處于由傳統型向新型傳感器發展的關鍵階段,它體現了新型傳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和網絡化發展的總趨勢。傳感器技術歷經了多年的發展,其技術的發展大體可分三代:
第一代是結構型傳感器,它利用結構參量變化來感受和轉化信號。
第二代是上70年代發展起來的固體型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由半導體、電介質、磁性材料等固體元件構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如:利用熱電效應、霍爾效應、光敏效應,分別制成熱電偶傳感器、霍爾傳感器、光敏傳感器。
第三代傳感器是以后剛剛發展起來的智能型傳感器,是微型計算機技術與檢測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使傳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
物聯網作用于采集或獲取自然界的各種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傳感器是把自然界的各種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變成可測量的電信號。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的物聯網概念,在感知、傳輸和應用三個層次中,傳感器對于物聯網來說一定是相輔相成,榮辱共擔。
傳感器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物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傳感器產品需求大幅增加,重心逐漸轉向技術含量較高的MEMS傳感器領域。
Yole Developement 數據顯示,全球MEMS傳感器產品需求近年增勢迅猛,2017年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37.6億元,平均以超過15%的增長率增長,2020年預計將達到721億元。
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多年來保持穩定高速增長,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中提出,到2019年,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產業生態較為完善,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競爭優勢明顯的國際先進企業,技術水平穩步提升,產品結構不斷優化,供給能力有效提高。產業規??焖賶汛蟆V悄軅鞲衅鳟a業規模達到26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5家,超億元的企業20家。
傳感器將作為萬物互聯實現的基礎
傳感器是工業4.0時代的重要角色,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采用傳感器采集數據,進一步去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分析提升設備效率,預測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減少停機損失,讓工廠更貼近市場需求。
智慧城市是在城市當中實現物物相連,每一個需要識別的物體上,都需要安裝傳感器。因此,傳感器的升級換代成為智慧城市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西班牙小城桑坦德是傳感器之城。建筑和路燈布滿了25000個用于測量光線、噪音、碳排放量、溫濕度及壓力的傳感器;路邊則擁有地磁傳感器,監測道路和停車狀況。
農業傳感器讓傳統的農業生產走向了智能化、自動化和遠程控制化的智慧農業發展之路。通過傳感器,既可以擺脫天氣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實現田地、大棚、水產和畜牧等領域的遠程科學監測,有效降低人力消耗。還能夠利用科學分析提高整個農業抗災抗風險的能力,提升農業產率。
傳感器推進物聯網發展
物聯網發展核心在于傳感器部署,多年以來,因物聯網廣泛應用落地,傳感器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2019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660億美元,特別國內增長迅猛。
伴隨傳感器部署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推動物聯網蓬勃發展,為云平臺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云端作為各種設備聯網后所產生的數據提供存儲、管理、分析等。云平臺其核心在于數據集散中心,對萬物互聯所收集的數據加以利用,將會誕生出很多創新商業模式及應用。
與此同時傳感器更大規模部署,所采集的大數據,其潛在的價值也將被逐漸挖掘,數據產生、收集、處理、決策和應用,可以說,物聯網是一個以“數據”為驅動的產業。即萬物互聯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經智能化的處理、分析,最終透過數據形成產品或服務,而正是物聯網最核心的商業價值所在,也將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創新商業機遇。
物聯網現狀與趨勢
物聯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層面技術及產業創新的重點方向,推進物聯網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技術環境已基本具備,為了保障物聯網產業化規?;l展,尤其在技術標準規范、自主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方面相關政策成為加快推進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增速都在20%以上,2017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過10000億元。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快、應用面越來越廣,作為物聯網感知層最重要的核心的傳感器來說,未來數十年都是其發展的好時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前景很客觀??梢灶A見的是,特種行業的專用傳感器以及精密度高的傳感器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