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據外電報道,希望在各地安裝WiMax網絡的Clearwire公司周三宣布:該公司已獲得英特爾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提供的9億美元融資,它將與兩大巨頭共同推動WiMax無線寬帶技術的普及。 根據投資協議,先期已對Clearwire投資的英特爾投資公司將再投入6億多美元,這是英特爾投資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單項投資。與此同時,摩托羅拉公司將從Clearwire公司收購制造無線寬帶設備的NextNet無線部門,摩托羅拉風險投資公司也將購買Clearwire公司的股份。&n
- 關鍵字:
WiMax 摩托羅拉 網絡 無線 英特爾
- 【賽迪網訊】近年來移動通信領域呈現數據化、寬帶化的趨勢,WiMAX 采用多載波調制技術,能夠提供高速的數據業務,并且具有頻譜資源利用率高,高效的帶寬利用率,覆蓋范圍大等特點。WiMAX的成本相對較低,可以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便利、優良的移動多媒體寬帶服務和高速的無線數據傳輸。WiMAX技術的這些特點,符合了移動通信的發展趨勢,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通過WiMAX網絡開展多媒體業務,需要解決端到端的QoS問題,以使用戶獲得滿意的服務,同時又能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目前,許多標準組織和設備制造商都在
- 關鍵字: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賽迪網訊】中國網通研究院劉紅旗:同樣作為無線接入標準,WLAN的安全機制的演進過程方面,對WiMAX具有天然的借鑒性意義。IEEE802.11i規定使用802.1x認證和密鑰管理方式,在數據加密方面,不僅繼承了端口訪問控制技術和可擴展認證協議(EAP),還定義了TKIP、CCMP和WRAP三種加密機制。使用802.1x完成初步認證并且獲得成對主密鑰(PMK)之后,再通過四次握手協議來互動地從PMK中獲得加密密鑰和認證密鑰。四次握手協議使得可以用臨時密鑰來對單播數據進行加密后再傳播。同時在8
- 關鍵字:
WiFi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由于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技術提供了一個擴展無線區域網絡(WLAN)范圍的極佳方式,因而最近成為了焦點。MIMO技術始于1985年,但直到現在才應用于晶片層級的裝置,以大幅改善傳輸范圍與容量。 由于MIMO并不是單一概念,而是由多種無線射頻技術所組成,因此我們必須充份了解MIMO的運作和效能。當應用于WLAN時,有些MIMO技術能與現時的WLAN標準(如802.11a、802.11b與802.11g)相容,因而能擴充其傳輸范
- 關鍵字:
MIMO 通訊 網絡 無線
- 對于WiMax這一熱點,信產部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首次發出警示:WiMax同樣存在專利問題,是否能饒開高通還很難說。他同時指出,我國華為、中興等廠商在WiMax上所持專利比所擁有的TD-SCDMA專利還多,有談判資本。 專家提醒WiMax可能同樣面臨高通專利問題 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寬帶無線技術論壇上,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稱,OFDM技術專利問題能不能規避?WiMax核心技術采用開放業務,躍過CDMA,但WiMax里是不是存在CDMA一樣專利技術,值得注意。
- 關鍵字: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被視為3G的潛在威脅,讓WiMax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爭議。WiMax到底可不可取?WiMax是否具有商業前景?WiMax是否會取代3G?誰會去發展WiMax?這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不同技術流派爭論的焦點。 6月30日,國內電信技術專家,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在當天進行的“2006寬帶無線技術論壇”對這些焦點問題做了一一解答。他認為,WiMax在技術上是先進的,在應用上比較靈活的,在成本上比較低的,因此,WiMax是一種可取的
- 關鍵字:
WiMAX 電信市場 通訊 網絡 無線
- 對于WiMax這一熱點,信產部相關專家首次發出警示:WiMax同樣存在專利問題,是否能饒開高通還很難說。他同時指出,我國華為、中興等廠商在WiMax上所持專利比所擁有的TD-SCDMA專利還多,有談判資本。 專家提醒WiMax可能同樣面臨高通專利問題 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寬帶無線技術論壇上,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稱,OFDM技術專利問題能不能規避?WiMax核心技術采用開放業務,躍過CDMA,但WiMax里是不是存在CDMA一樣專利技術,值得注意。 他說,據稱,高通
- 關鍵字:
WiMax 網絡 無線
-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寬帶接入用戶達2億,而其中DSL用戶為1.4億戶。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人數達到1.11億,其中寬帶上網(DSL、Cable Modem等)網民數為6430萬人。DSL在國內寬帶接入市場中處于領跑的地位,但相比2004年底接入用戶增長率的降低,也提醒我們寬帶市場的轉型。IPTV、VoIP語音業務、網游等熱點應用對帶寬、QoS、穩定性等接入技術的價值屬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使大家在對DSL給予期待的同時,目光自然地轉向了FTTH、Wi
- 關鍵字:
Cable FTTH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6月30日,由《通信世界》主辦的2006寬帶無線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行。 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聞庫稱,WIMAX、WLAN等與3G不是替代關系,雙方會趨于融合。 對WIMAX已立項研究 針對目前正熱的WIMAX、WLAN等無線寬帶技術,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聞庫談及了信產部對該問題的看法。 他說,寬帶無線接入與蜂窩移動通信的融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方面已經逐漸為大家所認識,以前移動通信和寬帶接入好像兩個家庭,好像固定網和移動網一樣,前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注
- 關鍵字:
3G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一、WiMAX技術應用 WiMAX技術有四個發展階段:固定接入業務階段、游牧式業務階段、便攜式業務階段和全移動業務階段。WiMAX網絡有兩種組網方式:WiMAX網絡單獨組網或者與現有網絡融合組網。目前比較有前景的是第二種方式。2005年4月19日,華為與英特爾在上海簽約合作為全球客戶建設電信級無線寬帶網絡。固網運營商利用傳統有線網絡提供話音和數據接入的同時,移動運營商也通過2G/3G提供話音和移動數據接入;同時,借助WiMAX為企業和商業用戶提供寬帶和專線數據接入業務。可以預見,WiM
- 關鍵字:
WiMax 通訊 網絡 網絡規劃 無線
- VoIP和WiMAX都在各自的領域對傳統技術構成了威脅和挑戰。它們二者的結合也必將對通信技術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產生新的影響。 優先支持VoIP業務 對WiMAX來說,VoIP話音業務作為基本的業務類型必須優先支持。 WiMAX網絡基于IP協議,主要提供寬帶數據業務,但僅提供傳統的Web瀏覽等寬帶數據業務遠遠不能滿足運營商和市場拓展的要求,因此,WiMAX論壇應用工作組(AWG)提出了多種新的不同QoS要求的業務,其中VoIP是優先支持的業務
- 關鍵字:
VoIP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華爾街日報星期一報道稱,由于英特爾參與了爭論,一個標準制定組織已經暫時停止了審議高通支持的一項高級無線技術。 據路透社報道,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采取的這個行動可能會延遲采用與WiMAX競爭的一種技術。英特爾一直在努力推廣WiMAX技術作為筆記本電腦和其它設備中的長途寬帶接入技術。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一個標準委員會上個星期披露稱,它已經暫時停止了所謂的802.20工
- 關鍵字:
802.20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英特爾
- [摘要]介紹了當前短波(HF)通信中串行、并行兩種體制的最新發展現狀,著重討論了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在HF通信中的實際應用,最后指出在短波通信中采用OFDM體制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衛星通信和短波(1.5~30MHz)通信是目前遠距離通信的兩種主要手段。對軍事通信而言,衛星在戰爭期間易被干擾或阻塞,甚至被摧毀而失去通信能力,因此,就通信的頑存性、機動性和靈活性而言,短波通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其發射功率小,設備簡單,通信方式靈活,抗毀性強,以電離
- 關鍵字:
OFDM 串行調制解調器 短波 通訊 網絡 無線
- 6月20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星期一報道稱,由于英特爾參與了爭論,一個標準制定組織已經暫時停止了審議高通支持的一項高級無線技術。 據路透社報道,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采取的這個行動可能會延遲采用與WiMAX競爭的一種技術。英特爾一直在努力推廣WiMAX技術作為筆記本電腦和其它設備中的長途寬帶接入技術。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一個標準委員會上個星期披露稱,它已經暫時停止了所謂的802.20工作組的活動。這個工作組是審核一項能夠提供比大多數手機速度更快
- 關鍵字:
WiMAX
- WiMax是一項新興的無線通信技術,能提供面向互聯網的高速連接。WiMax的無線信號傳輸距離最遠可達50公里,其網絡覆蓋面積是3G基站的10倍。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一項基于IEEE 802.16標準的寬帶無線接入城域網(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etropolitan Area&n
- 關鍵字: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無線寬帶
wimax-mimo-ofd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wimax-mimo-ofd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wimax-mimo-ofd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imax-mimo-ofd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