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頻閃和LED頻閃效應指的是兩個概念一是頻閃:即電光源光通量波動的深度,波動深度越大,頻閃深度越大。頻閃實際上是照明光源對眼睛的一種刺激感知。人眼對光源頻閃的感知主要依賴于光源亮度的振幅和頻率。光源亮度
- 關鍵字:
LED 頻閃 頻閃效應
- 液晶顯示器背照燈、一般照明器具、路燈等用途需要同時驅動多個高亮度LED。這些LED 需要串并聯組合連接,并且需要進行驅動。例如,驅動28盞LED時,可以設想的連接方法有六種。一種是先串聯14個LED(LED串)然后并聯兩
- 關鍵字:
LED 串并聯 比較
- 電燈的發明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的光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家庭用的電燈歷經了幾代的發展:第一代是白熾燈(鎢絲燈),第二代是日光燈,第三代是緊湊型日光燈(節能燈),第四代是LED燈。目前,白熾燈逐漸退出歷史舞
- 關鍵字:
LED 聚焦
- LED 已經成為移動電話中電影照明和相機閃光燈的標準解決方案。對于更高畫質和更高分辨率的需求,要求更亮的閃光燈 LED 解決方案。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通過實現最高效率的解決方案來從電池中擠壓出最佳的光通量。這樣
- 關鍵字:
驅動 芯片 閃光燈 LED 照相 手機 針對
- LED節能燈采用典型的交流電容降壓恒流電路供電,這里的幾款24顆LED節能燈套件,雖然功率因數低點只有3.3左...
- 關鍵字:
LED 節能燈 制作
- 1LED市場與技術進展由于白熾燈的發光效率低,所以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制定了如圖1所示淘汰白熾燈的時...
- 關鍵字:
LED 調光 問題探討
- 據外國媒體報道,專家表示新的iPad的散熱問題最有可能是由于過多的LED背光需要太多電源來驅動,同時新iPad的A5X芯片也產生了多余的熱量。 DisplayMate的技術總裁Raymond Soneira,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散熱問題時由
- 關鍵字:
處理 訊號 影像 顯示屏 LED
- 為打造兼具節能、高效的智慧照明系統,利用MCU與可調光驅動器進行環境感測、高效能調光已是現今LED照明系統盛行的設計趨勢,除此之外,光學與散熱的模擬亦是確保LED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可或缺的開發環節。電路設計
- 關鍵字:
設計 方案 系統 照明 LED 高效節能
- LED產業隨著廠商能力的不同,而有分成主打高技術水準、高毛利,以及一般技術水準、低毛利,還有兩種方式兼顧等模式。而爭議很大的LED散熱技術,盡管很多做中低階LED產品的廠商不在意,但相關技術的發展倒是日新月異,
- 關鍵字:
技術 解析 方案 散熱 LED 更好 改善 如何
- 修訂后的日本《電氣用品安全法》將從2012年7月開始施行。經過此次修訂,LED燈泡也成為了該法規的適用對象。在幾項限制標準中,尤其引人關注的是關于電磁噪聲強度的限制。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與白熾燈泡和燈泡型熒光燈
- 關鍵字:
LED 照明燈具 噪聲對策 詳解
- 引 言自19世紀60年代末,在砷化鎵基體上使用磷化物發明第一個可見紅光LED 以來,隨著半導體及LED封裝等技術的突破,單晶片紅、綠、藍、白光LED的功率等級和亮度不斷得到提高。目前,大功率白光LED 已經達到70 lm /
- 關鍵字:
LED 日光燈 驅動電路 設計方案
- LED照明燈具采用TRIAC調光器進行調光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之所以半導體供應商普遍在推出支持TRIAC調光的LED驅動器,其實并不是因為這種調光方式有什么特別優異的性能,只是因為消費者圖方便,因為今天很多歐美家庭
- 關鍵字:
TRIAC LED 照明 調光
- 硅上GaN LED不必受應力的影響,一定量的應力阻礙了輸出功率。英國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原位工具監測溫度和晶片曲率,制備出低位錯密度的扁平型150mm外延片,并將這些芯片安裝到器件中,使得內量子效率接近40%。硅襯底在
- 關鍵字:
GaN LED 分析
- 介紹一種基于LED技術的煤礦照明與安全監控系統,在提供煤礦生產照明環境的同時,充分利用其低壓供電特性,搭建了一套集路標指示、報警檢測、人員身份識別、事故疏散以及礦井地理信息、管理調度等為一體的數字化監控系
- 關鍵字:
LED 技術實現 照明監控 系統
- 掌上電腦的手寫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在掌上電腦的觸摸屏上進行手寫輸入和指點工作。一般的LED分為5 mm和3 mm兩種規格,拿它們當筆頭當然太大。我采用的是臺灣佳光生產的編號為123ID的紅色高亮發光二極管和編號為203
- 關鍵字:
LED DIY 發光
u-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u-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u-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u-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