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三星公司ARM9系列嵌入式處理器S3C2410,講解如何進行LCD驅動程序模塊化編程及如何將驅動程序靜態加載進系統內核。
LCD(液晶顯示)模塊滿足了嵌入式系統日益提高的要求,它可以顯示漢字、字符和圖形,同時還具有低壓、低功耗、體積小、重量輕和超薄等很多優點。隨著嵌入式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對系統中的人機界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應用需求的驅使下,許多工作在Linux下的圖形界面軟件包的開發和移植工作中都涉及到底層LCD驅動的開發問題。因此在嵌入式系統中開發LCD驅動得以廣
- 關鍵字:
液晶顯示 LCD
- lcd電視應用中可以采用多種架構產生驅動ccfl所需的交流波形,驅動多個ccfl時所要面對的三個關鍵的設計挑戰是選擇最佳的驅動架構、多燈驅動、燈頻和脈沖調光頻率控制。本文對四種常用驅動架構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提出多燈設計中解決亮度不均以及驅動頻率可能干擾畫面等問題的方法,并給出基于
ds3984/ds3988的電路方案。
液晶顯示器(lcd)正在成為電視的主流顯示技術。lcd面板實際上是電子控制的光閥,需要靠背光源產生可視的圖像,lcd電視通常用冷陰極熒光燈提供光源。其他背光技術,例如發光二極管也
- 關鍵字:
液晶顯示 LCD
- 引 言
液晶顯示,穩定可靠、成本低、功耗小、控制驅動方便、接口簡單易用、模塊化結構緊湊,在嵌入式系統中作為人機界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國內許多廠商,如紫晶、冀雅、晶華、信利、蓬遠等已經能夠滿足各種定制液晶顯示的需求;很多著名半導體廠商,如hitachi、seiko
epson、toshiba、holtek、solomon、samsung等相繼推出了許多控制驅動器件。本文以現有的控制驅動器件和液晶顯示器如何構成各種結構緊湊、成本低廉、簡單易用、性能優良的嵌入式人機界面的設計進行綜合闡述。
- 關鍵字:
液晶顯示 LCD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宣布開發了一款42英寸1080線全高清等離子(PDP)顯示器原型機。這款42英寸1080線全高清等離子顯示屏的屏幕分辨率高達200萬像素(1920 x1080),比之前的42英寸高清等離子平板電視的分辨率(1024 x768)高兩倍多。松下公司將在1月7日至10日的2007國際消費電子展的松下展臺展出這款原型機。 等離子平板顯示器是一種自發光設備,它的動態清晰度、高速圖片切換解決方案和寬屏視角性能都非常突出。這些特性使得等離子平板顯示器成為大屏幕電視的理想選擇。像素
- 關鍵字:
1080線 2007國際消費電子展 42英寸 等離子電視 全高清 松下 消費電子 原型機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 價格、性能和風格為等離子電視帶來了超過大屏幕液晶電視的優勢 向數字電視的過渡正在有聲有色地進行。國會已將2009年2月定為完成從模擬傳播到數字傳播轉換的最終期限,現在高清電視(HDTV)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可供接收的HDTV節目不斷增加,今年已看到高清光盤格式的面世。所有這些因素都在促進數字電視銷售的強勁增長。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的最近報告說,與2005年相比,2006年第一季度的數字電視銷售增長了101%。它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49%接受調查的消費者說他們的下一臺電視將是平板電視。消費者所面臨的問題
- 關鍵字:
大屏幕觀看 等離子電視 理想選擇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 增加新的產品線和秘書服務,強化了松下行業領導地位和對等離子品質的承諾 高清等離子電視的領先廠商松下公司發布了其2007年的全線等離子電視,包括50英寸和58英寸1080p高清型號;加上松下現有的65英寸和全球最大的103英寸,充實了1080p分辨率的產品陣容,為顧客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2007年呈現給消費者的全線新型等離子電視共有七款產品,進一步顯示了松下在大屏幕等離子娛樂行業的領導地位和前沿技術。 此外,在2007年消費電子展上,松下還發布了一臺42英寸1080p全高清等離子電視原型機。松下顯示器部副
- 關鍵字:
1080P 等離子電視 高清 松下 下一代大屏幕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 全新參考設計為高清輸入提供先進的影像抖動消除功能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原飛利浦半導體)發布了兩個全新的電視參考設計:用于ATSC/NTSC的NexperiaTM TV520/80和用于DVB/PAL的Nexperia TV520/82。這兩個參考設計都將幫助電視制造商開發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高清數字液晶電視,并提供業界最佳的圖像質量、針對標清(SD)和高清(HD)的影像抖動消除(movie judder cancel
- 關鍵字:
大眾消費市場 恩智浦 高清液晶電視 圖像質量 消費電子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著名的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日前預測,在日益激烈的市場價格戰的影響下,2007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的增長速度將大大放慢,遠低于2006年的水平。 根據iSuppli的預測,2007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為6250萬臺,比2006年增加57%。雖然這一業績已相當不錯,但若與2006年出貨量增長95%的水平相比,還是相去甚遠。 另外,全球液晶電視制造商的銷售收入2007年可望達到53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0%,但這一增幅也遠低于2006年的76%。 另據
- 關鍵字:
2007年 全球液晶電視市場 消費電子 增速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就技術層面而言,LCD TV是屬于高整合電子產品。它涵蓋了算法、軟件、硬件、芯片、無線射頻等領域,而且有許多專利是屬于國外公司或機構所擁有。目前國內很缺乏熟悉這塊領域的系統整合人才。目前即使在先進國家,由于LCD TV或HDTV仍然屬于最新的產品,熟悉這塊領域的技術人才,其實也不多。與之相近的,應該是數位機頂盒(Digital STB),不過,前者的技術復雜度又遠遠超過后者,因為LCD TV或HDTV除了包含了網絡通信的功能以外,還包括OSD(On Screen Display)和“縮放控制器(Scala
- 關鍵字:
0612_A 消費電子 雜志_技術長廊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因為各自規模效益不足,國內三家TFT-LCD(液晶面板)企業———上廣電、京東方和昆山龍騰最終選擇了聯合。京東方、廣電電子和廣電信息昨晚發布公告,已經與昆山龍騰簽署協議,計劃將各自旗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整合成一個公司來運作,以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繼續擴大產能,增強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京東方昨晚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于近日與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及旗下的廣電電子、廣電信息(合稱為“廣電系股東”)、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龍騰控股有限公司(合稱為“龍騰系股東”)簽署《意向書》,
- 關鍵字:
單片機 合并 京東方 謀劃 嵌入式系統 三大國內 上廣電 消費電子 液晶企業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開發新一代生產線 目前中國LCD面板企業正在陸續開發新一代生產線,或推進新項目建設,韓聯社的報道稱,預計到2010年,中國大陸有可能與韓國、中國臺灣、日本形成“四強”格局。 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Bank和業界方面25日介紹,面對迅速增長的電視機市場,中國TFT-LCD面板制造企業將會加大對第6、7代等新一代生產線的投資力度。 目前,中國的SVA-NEC和BOE-OT各擁有一
- 關鍵字:
2010年 LCD面板 強國 消費電子 中國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如果讀者細心瀏覽每天報紙,就會發現有些企業幾乎天天都在刊登大量廣告來宣傳自己的產品,松下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液晶電視橫行其道的時候,松下大舉等離子打旗,孤軍對抗。 松下公司是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旗下的子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視制造商之一。 公司一直堅持生產平板電視的另一種技術——等離子技術。除此之外,公司還生產各種類型的液晶電視。 松下公司品牌營銷副總裁Bob Greenberg表示,等離子技術現在
- 關鍵字:
等離子電視 松下 消費電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 我國首款手機用TFT彩色液晶顯示驅動芯片25日通過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這種名為龍騰T1芯片由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微電子中心研制,是國內首家研發成功的手機用TFT彩色液晶顯示驅動控制電路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據介紹,由于我國在這一高新技術領域的空白,目前應用的手機芯片全部依賴進口,使國內手機生產廠家受到諸多制約,核心競爭力弱。僅手機驅動芯片市場,我國每年有近1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龍騰T1芯片是中高檔TFT彩屏手機用高性能液晶顯示驅動控制電路芯片,不僅可用于T
- 關鍵字:
彩色液晶 鑒定 驅動 手機 通訊 網絡 我國 無線 顯示 消費電子 芯片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東芝和佳能共同推出了一種名為“場發射顯示”的新技術(SED),目前該技術已經面世。據業內人士分析,該技術將很有可能取代目前的液晶以及等離子。 據了解,SED平板電視在亮度,可視角以及清晰度上都要大大優于目前的液晶以及等離子電視。由于SED電視也是平面的結構,因此可以采取印刷工藝生產,在成本上也要優于液晶和等離子。目前,東芝公司已經推出了基于SED技術的平板電視,預計將在07年推出市場。 據悉,包括康佳在內的多家國內知名的廠商都在關注SED技術,并表示該技術的優勢的確很強,但目前還沒有哪家國內的廠商
- 關鍵字:
06回顧 SED 東芝 佳能 等離子顯示 PDP
lcd-pdp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lcd-pdp!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lcd-pdp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cd-pdp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