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消息,蘋果公司將于今年通過配備自家研發處理器的數據中心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功能,這是其全面增強設備AI能力的一部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云計算服務器中部署與Mac中相似的高端芯片,這些服務器專門處理蘋果設備上的復雜AI任務。而較為簡單的AI功能則將直接在iPhone、iPad和Mac上處理。此行動標志著蘋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突破,而這正是ChatGPT及其他流行工具所依賴的核心技術。雖然在這一領域中蘋果相對落后于其他科技巨頭,但它計劃在6月10日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展示其雄心勃勃的AI
- 關鍵字:
蘋果 AI iPhone
- 即使是在iPhone罕見打折之后,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依然下降。《華爾街日報》分析,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是,iPhone還沒有配備華為等競爭對手提供的內置人工智能(AI)相關功能,部分中國消費者不再認為其是唯一引領手機先進技術的公司。蘋果公司2日表示,今年1至3月財季的全球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4.3%。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包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蘋果公司所稱「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8%,至164億美元。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稱,1至3月財季中,iPhone
- 關鍵字:
iPhone 銷量下跌
- IT之家 4 月 16 日消息,消息源 yeux1122 近日在其 Naver 博客上曝料,表示從蘋果供應鏈處獲悉,蘋果正測試新的抗反射光學涂層技術,可以減少鏡頭炫光和鬼影等偽影,從而提高照片質量。供應鏈消息稱蘋果正在考慮在 iPhone 相機鏡頭制造工藝中,引入新的原子層沉積(ALD)設備。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是一種基于連續使用氣相化學過程的薄膜沉積技術,將物質以單原子膜形式逐層鍍在襯底表面的方法。ALD 是一種真正的納米技術
- 關鍵字:
ALD iPhone Apple
- 4月11日消息,根據產業鏈消息,臺積電的2納米和1.4納米工藝已經取得了新的進展。據了解,臺積電的2納米和1.4納米芯片的量產時間已經確定。2納米工藝的試產將于2024年下半年開始,而小規模量產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進行。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也將參與2納米工藝的生產。到了2027年,臺積電將開始推進1.4納米工藝節點,這一工藝被正式命名為"A14"。按照目前的情況,臺積電最新的工藝制程很可能會由蘋果率先采用。按照臺積電的量產時間表,iPhone 17 Pro將成為首批
- 關鍵字:
iPhone 17 Pro 臺積電 2nm 1.4nm 工藝
- 距離iPhone 16系列發布還有五個月,最新曝光的iPhone 16標準版渲染圖外觀與iPhone X十分相似 —— 機身背部的設計將采用垂直排列的雙攝組合。不同之處在于,正面的劉海區域被靈動島取代,且手機邊框由圓弧設計變為直角設計。(圖源:Yanko Design官網)據悉,iPhone 16標準版將繼續采用廣角和超廣角的雙攝像頭組合,不同于前代產品的斜對角排列,這一代的相機采用了豎直排列。這樣的設計調整可能是為了將空間視頻錄制功能引入iPhone 16,以與Vision Pro空間計算設備進行更好的
- 關鍵字:
iPhone 蘋果 Vision Pro
- 4 月 3 日消息,蘋果公司去年與谷歌合作,宣布將制定新的行業標準來解決人們日益關注的跟蹤器隱私問題。此前,有不少人擔心跟蹤器(例如 AirTag)會被用于惡意跟蹤行為。據悉,蘋果計劃在即將發布的 iOS 17.5 系統中加入這項提升用戶隱私保護的新功能。科技網站
9to5Mac 在蘋果今日發布的 iOS 17.5 開發者測試版內部代碼中發現了這項反跟蹤功能的蛛絲馬跡。“查找”應用中的新增代碼顯示,iOS
系統將能夠識別未經蘋果認證或未加入“查找”網絡的跟蹤器,并幫助用戶禁用它們。其中一段代碼
- 關鍵字:
蘋果 iOS 17.5 跟蹤器
- 4月3日消息,今天,iOS 17.5的首個測試版正式發布,在歐盟地區,新版iOS允許用戶從開發者網站上安裝應用。此前,為了遵守歐盟《數字市場法案》,iOS 17.4開放了側載功能,允許用戶在第三方應用商店側載應用,而這一次蘋果更進一步地開放了側載渠道,用戶可以直接從開發者網站下載并安裝應用,這與安卓的操作方式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開發者需要連續兩年成為蘋果開發者計劃的成員,并且一年內其應用在歐盟iOS設備上的安裝量超過100萬次,同時還需要向蘋果公司提供數據收集政策。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的開發者才能夠讓用戶在其
- 關鍵字:
iOS 17.5 測試版 iPhone
- 3 月 27 日消息,根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近日公示的清單,蘋果公司獲得了一項關于 iPhone 電池的專利,可以在不增加體積的前提下,提高電池容量,從而延長續航表現。該專利于 2021 年 9 月提交,2024 年 3 月 26 日公示,專利名稱為《帶直角凸片的電池單元》(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t angle),詳細介紹了電池技術的現狀、挑戰和突破方案。蘋果為了改善續航,在專利中研究了電池的隔膜、帶折疊的隔膜以及耦合電池組件等方法,比現有方案進一步提高電池容量。在專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電池
-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將為蘋果今年發布的國行iPhone 16及Mac系統、iOS 18提供AI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曾與阿里以及另一家國產大模型公司進行過深入洽談。然而,在經過多方比較和權衡后,蘋果最終選擇了百度作為這一重要服務的提供者,并可能將采用API接口的方式進行計費。考慮到蘋果新一代的iOS操作系統,通常是在6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秋季推出的iPhone率先搭載,并同步開始向滿足升級要求的老機型推送。因此iOS 18是否會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在6月的WW
- 關鍵字:
蘋果 國行 iPhone 百度 AI
- IT之家 3 月 25 日消息,最近一段時間,有各種爆料人、傳聞放出關于蘋果 iPhone 上馬生成式 AI 的信息。《科創板日報》今日也發布消息,號稱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百度將為蘋果今年發布的 iPhone16、Mac 系統和 iOS 18 提供 AI 功能。報道稱,蘋果曾與阿里以及另外一家國產大模型公司進行過洽談,最后確定由百度提供這項服務。蘋果預計采取 API 接口的方式計費。報道表示,蘋果將國行 iPhone 等設備采用國產大模型 AI 功能主要出于合規需求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16 AI 百度
-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與聯發科攜手合作,將演示基于最新3GPP Release 17規范的5G非地面網絡(NTN)新無線電(NR)連接。這項技術進步將于今年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出,利用羅德與施瓦茨最先進的R&S CMX500一體化信令測試儀(OBT)以及作為被測設備(DUT)的聯發科5G NTN-NR設備進行展示。5G NTN-NR是NTN技術的下一階段,智能手機和其他5G設備將直接與衛星服務相連。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羅德與施瓦茨展位上的演示將包括實時5G NTN-NR連接,模擬低地球軌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聯發科 MWC 2024 5G NTN-NR Rel.17 非地面網絡連接
- 3月20日,蘋果?席執?官蒂姆·庫克(Tim Cook)現身上海。這是時隔五個月后,庫克再次造訪中國。不出意外的話,預計庫克將親臨蘋果靜安零售店明天的開業典禮,這是全球第二大、亞洲規模第一的蘋果零售店,這也是蘋果在大中華區開出的第57家、全上海第8家Apple Store零售店。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我覺得沒有比中國更為重要的地方了”,再次強調中國供應鏈對蘋果的重要性。他進?步指出,在過去的30年?,蘋果?直在不斷擴展在中國的供應鏈, 并且持續增加投資以確保其?效運作。根據國外專業
- 關鍵字:
庫克 中國 蘋果 供應鏈 比亞迪 iPhone
- 羅德與施瓦茨與索尼半導體以色列(Sony)合作,達成了3GPP Rel. 17 NTN NB-IoT RF性能驗證的行業首次里程碑。他們還成功驗證了基于PCT的測試用例。兩項工作都有助于NTN NB-IoT技術的市場就緒。在2024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羅德與施瓦茨將在其展臺上展示與Sony的Altair NTN Release 17 IoT設備一起進行NTN NB-IoT測試的實時演示。與Sony的合作中,羅德與施瓦茨成功驗證了Sony的Altair設備的NTN NB-IoT功能。使用羅德與施瓦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索尼 3GPP Rel. 17 NB-IoT RF
- 作為臺積電最大的客戶,蘋果通常是第一個獲得其新芯片的公司。
- 關鍵字:
iPhone
-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品牌,蘋果的每一代新機都受到了廠商以及消費者的密切關注。最近,一組iPhone 16設計圖的曝光,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最顯著的變化無疑是iPhone 16有望回歸iPhone X時代的豎排雙攝設計風格,提供了多彩配色,兩顆攝像頭分別是主攝和超廣角。豎排雙攝設計在iPhone X一直沿用到iPhone 12,其特點是兩個攝像頭豎直排列在后蓋的左上角位置,相比較iPhone 16的豎排雙攝設計更為簡潔,沒有過多的修飾元素。至于為何要將原有的鏡頭設計改為豎向雙攝的設計呢?
- 關鍵字:
iPhone 蘋果
iphone 17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phone 17!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phone 17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hone 17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