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文章
最新資訊
在宣布將以16nm FinFET制程技術量產ARM 64位處理器后,臺積電再進一步與ARM攜手宣布,未來將透過10nm FinFET制程技術制作64位架構ARMv8-A處理器 ,預計最快在2015年第四季啟用此項技術,屆時將可支持各客戶采用10nm FinFET制程技術完成64位ARM架構處理器的設計定案。
進一步縮減制程技術后,預期將使相同架構處理器產品能以更少電功耗發揮更高的運作效能,或是更進一步縮減硬件產品體積、散熱所需空間等特性。
關鍵字:
ARM 10nm
一、如何學習嵌入式系統- - 嵌入式系統的概念 著重理解“嵌入”的概念 ,主要從三個方面上來理解。 1、從硬件上,“嵌入”將基于CPU的處圍器件,整合到CPU芯片內部,比如早期基于X86體系結構下的計算機,CPU只是有運算器和累加器的功能,一切芯片要造外部橋路來擴展實現,象串口之類的都是靠外部的16C550/2的串口控制器芯片實現,而目前的這種串口控制器芯片早已集成到CPU內部,還有PC機有顯卡,而多數嵌入式處理器都帶有LCD控制器,但其種意義上就相當于顯卡。比較高端的ARM類Intel Xsca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硬件層 驅動層 應用層 ARM 硬件
64位ARM處理器意味著什么?真正的轉折點是從ARM開始的嗎?事實可能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免疫熒光檢測儀根據熒光免疫分析原理,通過快速定量檢測CRP(全程C-反應蛋白)以確定抗原或抗體的性質指導臨床用藥,檢測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熒光檢測流程
免疫熒光檢測儀控制板功能需求:
中英文顯示界面及觸摸屏操作;
RS-232接口,用于驅動微打、與單片機通訊;
以太網接口,與LI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連接;
支持浮點運算,快速數據處理;
可靠電磁兼容設計,醫療器械認證。
1.1 免疫熒光檢測
關鍵字:
ARM CRP 熒光檢測儀
All Programmable技術和器件的全球領先企業賽靈思公司(Xilinx, Inc. (NASDAQ:XLNX) )宣布OpenHW2014開源硬件與嵌入式計算大賽(簡稱OpenHW2014)在古城西安勝利閉幕,入圍決賽的19支團隊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終來自重慶大學的“隨身拍智能旋翼飛行器”項目獲特等獎,東南大學的“基于ZED的SDR系統”,重慶大學的“基于Zynq平臺的智能駕駛系統”獲一等獎。在之前的預賽中,來自天津大學
關鍵字:
賽靈思 開源硬件 ARM
64位計算的歷史相當豐富有趣。Cray等公司在70年代就已經開始在自己的系統當中使用64位寄存器,但真正純粹的64位計算直到90年代才真正到來。 首先是MIPS的R4000,然后是DEC的Alpha處理器。到90年代中期,英特爾和Sun都已經擁有64位設計。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真正的轉折點是 AMD在2003年發布了一款兼容英特爾32位x86處理器的64位PC處理器。
再向前快進10年,PC銷量不斷下滑,大部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擁有了主頻在1-2GHz之間的多核心處理器。但它們使用的都是32
關鍵字:
64位 ARM
摘要 嵌入式系統要求對異常及中斷處理器能快速響應。文中分析了ARM體系結構下異常處理特點,提出一種基于ARM處理器的高效異常處理解決方案,以LPC3250硬件平臺為基礎,對該方案進行了設計與實現。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案的異常處理更為高效。
在航空航天、工業控制及醫療等領域中,嵌入式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效性作用顯著,而異常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異常處理是否高效將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效率。為了確保嵌入式系統高效安全的運行,對處理器非正常模式下高效的異常處理機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字:
ARM 中斷處理器 工業控制
System結構體封裝了整個系統層,讓App很容易基于System跨平臺,那么System內部該如何組織?
?
ARM公司推薦嵌入式開發遵循CMSIS架構,用戶應用程序可以調用實時內核(OS)、中間件等,也可以直接調用底層硬件基于CMSIS標準的函數接口,比如ST公司發布的STM32的硬件驅動LIB庫,甚至直接訪問最底層的寄存器。這種架構編程比較靈活,對于規模不大的嵌入式系統比較適合,但這樣的一個架構分層還比較模糊,應用層幾乎可以訪問所有的系統層資源,比較任意。各種底層接
關鍵字:
嵌入式微系統 System ARM
全球IP矽智財授權龍頭英商安謀(ARM)昨(4)日宣布,已與客戶端簽署第50份64位元ARMv8-A的技術授權協議。安謀是各主要芯片供應商的上游廠商,這也預告明年起聯發科(2454)、高通(Qualcomm)等主要芯片廠都要搶進64位元市場。
這一波64位元需求熱由蘋果領軍,再延燒至非蘋陣營,包括高通、聯發科、博通(Broadcom)去年底起相繼宣布要推出64位元芯片;隨著智能型手機將64位元當成賣點之一,聯發科和高通下半年推出的芯片均已進入64位元。
安謀指出,業界對于處理器效能表現的需
關鍵字:
ARM 64位元芯片
賽靈思公司(Xilinx)攜手ARM、AMD、ADI等公司,在古城西安舉辦了“開源硬件與嵌入式計算論壇”,以及一年一度的“OpenHW2014 開源硬件與嵌入式計算大賽”,全國部分高校教師和19支決賽入圍的學生團隊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此,讓我們跟隨這些圖片,感受當時的精彩瞬間。
圖文:賽靈思公司全球大學計劃高級總監Patrick Lysaght分享了全球大學利用Vivado工具進行IP集成和開源創新的愿景,希望涌現一批提供開源核心IP及其配套
關鍵字:
Xilinx ARM OpenHW
隨著經濟的發展,辦公樓、工廠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高耗能問題日益突出。數據顯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是現在的3倍以上,屆時能源緊張問題將更加嚴峻。
不久前,飛思卡爾與上海聯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了創新智能能源管理系統(Smar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由飛思卡爾提供關鍵器件和軟件,以及計量的協議庫,形成整個系統的各個節點,再利用聯永公司的云端技術。該完整方案可有效控制和管理能源消耗,已開始在一些連鎖酒店和商場部署和使用。
目標應用場景
關鍵字:
飛思卡爾 智能能源 MCU ARM 201409
0 引 言
傳統的數據采集系統一般采用單片機,系統大多通過PCI總線完成數據的傳輸。其缺點是數學運算能力差;受限于計算機插槽數量和中斷資源;不便于連接與安裝;易受機箱內電磁環境的影響。這些問題遏制了基于PCI總線的數據采集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和應用。因此,需要一種更為簡便通用的方式完成采集系統和計算機數據的交互。
數據采集系統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它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證精度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地提高采樣速度,以滿足實時采集、實時處理和實時控制的要求。實踐表明,采用ARM 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作為控
關鍵字:
FPGA PCI總線 ARM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嵌入式操作系統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為產品技術水平的標志之一。其中Linux因為其擁有開放性、多用戶、多任務、良好的用戶界面、豐富的網絡功能、可靠的系統安全和良好的可移植等特性被廣泛的應用到儀器測量設備中。
傳統的磁場測量設備(持斯拉計、高斯計)普遍存在精度低(典型測量精度為1.5%)、操作不便等缺點。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嵌入式Linux的中頻磁場測量系統,它不但可以滿足當前磁場測量數據采集的需要,還因為其嵌入了操作系統Linux,使具有可靠性好、
關鍵字:
ARM Linux 磁場測量
與其它RISC處理器技術相較起來,ARC的可調整式(Configurable)架構,為其在變化多端的芯片應用領域中爭得一席之地。其可調整式架構主要著眼于不同的應用,需要有不同的功能表現,固定式的芯片架構或許可以面面俱到,但是在將其設計進入產品之后,某些部分的功能可能完全沒有使用到的機會,即使沒有使用,開發商仍需支付這些〝多余〞部分的成本,形成了浪費。
由于制程技術的進步,芯片體積的微縮化,讓半導體廠商可以利用相同尺寸的晶圓切割出更多芯片,通過標準化,則是有助于降低芯片設計流程,單一通用IP所設計
關鍵字:
RISC ARM ARC
ARM公司于1991年成立于英國劍橋,主要出售芯片設計技術的授權。目前,采用ARM技術智能財產(IP)核心的處理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ARM 處理器,已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絡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基于ARM技術的處理器應用約占據了32位RISC微處理器 75%以上的市場,ARM技術不止逐步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甚至可以說,ARM于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ARM處理器架構,可分為ARM7、ARM9以及ARM11,新推出的Cort
關鍵字:
RISC ARM MIPS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電路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相關帖子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資料下載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